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6月14日 星期日

    光明情结

    用思考记录时代

    ——本报东北记者站往事(上)

    作者:肖玉华 《光明日报》( 2015年06月14日 08版)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本报驻东北三省记者,团结合作,用勤奋书写忠诚,用思考记录时代,留下一段值得回味和难忘的记忆。

     

    刮目相看“东北军”

     

        我是1978年8月从长春市委宣传部调到光明日报记者站的。那时,本报驻东北三省的记者有八九人之多,黑龙江的王恩荣、郑笑枫和辽宁的孙钧都是老同志,其余都是二三十岁的青年人。可能是地缘的关系吧,我们三省记者的关系处得很好。比如到北京开记者会,我们都约好乘坐同一列火车,同时到达;开会时,同时进入会场。上个世纪,东北的天气比现在寒冷,我们几乎都穿着黑或蓝色的皮毛或厚棉大衣,有的还戴顶黄绒绒的狐狸皮帽子,加上东北人天生就高一点,身体比较粗壮。于是,南方兄弟开玩笑说,瞧,“东北军”杀进来了;有的说,“东北虎”,好威风噢。那会儿,我们知道,在他们眼中,东北哥儿们多的是“土气”“傻气”,少的是“洋气”。记得东北组在一次座谈时,孙钧回应说:“东北虎”要显虎威,振雄风。

     

        记者是时代的记录者,现实生活的书写者。我们这些从不同单位调到记者站的同志报到后,按照报社要求,迅速抓出一批反映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真理标准讨论和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报道。接下来,便迈开步子,甩开膀子,走基层、下院所、赴边疆,从改版后的报纸定位出发,把报道重点放到抓知识分子的典型宣传上。

     

        几年时间,出自东北记者之手的知识分子及各条战线上的典型人物报道接连在报纸突出位置刊登出来。比如《丁玲在北大荒》《坚实地站在中华大地上——沈从文访问记》《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蒋筑英》《新时期演讲与口才的开拓者邵守义》《曲啸讲述人生故事》《一份血写的报告——记党的好女儿张志新》《人民的好干部张鸣歧》《硕士生于彬主动当炉前工》等等。那时,东北的新闻报道异常活跃,不仅数量多,还不时有重点报道或者作为连续报道的重大典型推出。

     

        辽宁是老工业基地,沈阳是东北重镇,从每季度发稿数量和一二版头条统计表上可以看到,辽宁站不仅居东北之首,而且在全国记者站的排名也始终是前几位。吉林是农业省份,人口、面积、经济总量和城市数量,都比辽、黑少。尽管如此,吉林那些年还是有《蒋筑英》《104号炉长》等4篇新闻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包括中国新闻奖前身全国好新闻)。

     

        郑笑枫是“文革”前的本报记者,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被错划,乘坐“右派专列”下放到黑龙江。落实政策后,他被安排到黑龙江站工作。他为人热情、豪爽,讲话幽默。一次开记者会时,他端着一个又粗又大的水杯来到我的房间闲聊。我说,你的杯子可不小哇,大记者使大杯子啊。他笑了,一本正经地说,这话不对,记者不分大小,就看你肯不肯吃苦,因为新闻是用脚写出来的。

     

        1985年,老郑采访沈从文时,沈老刚卸下故宫讲解员的身份被调到中国社科院工作。那时,社会上还没有几个人知道沈从文这个名字。可见,老郑对社会问题的观察与思考是如此敏锐而又有深度。再如他采写的通讯《丁玲在北大荒》,记述丁玲在“文革”期间被下放到冰天雪地的北大荒,和丈夫陈明住在一个经过简单裱糊的已废弃的鸡舍里。白天,外面高音喇叭呼喊“打倒丁玲”。半夜里,却有当地农场家属轻轻敲打丁玲住处的窗户,悄声说:“老丁,你要买肉和鸡蛋吗?我替你在食堂买了送来了。”丁玲的心里酸了。如此细节描写,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记者,拒绝平庸。他要善于捕捉社会热点和精彩瞬间,让你的文字,引发读者思考,撞击人们的心灵。这一点,老郑做到了。

     

        为什么那个时期本报刊发的东北地区有影响的报道多是知识分子典型,说起来也有原由。记得当年记者部副主任闫百琨在东北领着我们讨论如何在报道上有所突破时说,典型人物宣传,有血有肉,极富影响力和感召力。从历史上看,东北曾涌现许多共和国的英模,如孟泰、雷锋、王进喜、刘英俊等等。他们的事迹,感染和激励了几代人。为什么东北出这么多在全国有影响的典型?这里有深厚的历史和地域文化渊源,值得我们很好地借鉴和探寻。他还说,过去,人物宣传主要靠写通讯。当然,通讯可以在较大篇幅上比较全面地描写和展示人物的思想品格和精神世界。但也不要拘于一格,可以尝试用消息的形式写人物,主要抓住新闻点,写得精彩,宣传效果同样可以和通讯媲美。因为从报纸版面安排的角度看,通讯很难上一版头条,可人物新闻却容易上。他的发言,对大家很有启发。

     

        闫百琨是东北人,“文革”前是本报驻辽宁记者。那次讨论,大家形成这样的共识: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在抓好时政新闻、教科文日常报道的同时,注意发现和报道更多富有时代精神的知识分子典型,续写人民共和国的英模谱。这样讲不是一时冲动,后来得到事实的证明。比如蒋筑英,他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逝世后被国务院追认为全国劳动模范的知识分子,新华社1983年2月19日曾为此发布消息。知识分子进入英模谱,是从蒋筑英开始的。国庆60周年时,蒋筑英被评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的百名英模之一。

     

        农民,靠打多少粮食说话;记者,以稿件论短长。那时,大家常说的一句话是“手中有稿,心里不慌”。不知怎的,大伙都摽着劲儿地干。你上一版,我上头条;你上头条,我上加配短评的;你上配短评的,我抓连续报道。大家见面,头一句话往往都是兄弟又抓什么大稿儿了?那会儿,报社还没有实行稿费制度,就是说,不管你写多少稿子,都没有分文报酬。可是,大家仍乐此不疲。不少老同志在回首往事时都说,那可真是激情燃烧的岁月啊。

     

        几年下来,南方兄弟们对“东北军”不得不刮目相看了:没想到,这帮东北哥儿们还行。虽说有点“土气”,但接“地气”;有点“傻气”,但有“底气”;少点“洋气”,但有“才气”。(未完,下期待续)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