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5月23日 星期六

    求同存异

    搞文化不可滥用“秒杀”

    作者:李景端 《光明日报》( 2015年05月23日 09版)

        当今社会重视效率,追求快捷,在有些领域推行“秒杀”是可以的,但切忌一窝蜂照搬照抄。搞文化工作,往往要精雕细刻甚至十年磨一剑,靠“秒杀”肯定是搞不好的。

        “秒杀”一词,起初来自动漫,形容超人具有超速的能力。后来被电商用来网购促销,“秒杀”快者可获优惠。查《现代汉语词典》,未见“秒杀”词条。不过,时下都赋予“秒杀”超快速的手段来解决问题之义。网络新词时兴时灭,本不足为奇。只是如今文化界,也出现了追逐“秒杀”的现象,这就难免招人议论。

        文化领域以快见长的表现,如川剧变脸、舞美的换景等,这类“秒杀”,那是艺术,有的还是绝技,当然应该传承和创新。但什么事不加区别,脱离实际赶时髦,往往就欲速则不达,走向歪路。现在某些文化领域,就存在滥用“秒杀”的现象。

        一是,常见“秒杀”培训。为迎合某些人力图快捷通过专业资格考试、艺术技能考级或某种选拔大赛的门槛,鼓吹“秒杀”培训,许诺什么“三天掌握这个,一遍就会那个”。这类“秒杀”培训,既蒙大人,更多的是骗儿童。仅一条“秒杀学奥数”的广告,就不知道忽悠了多少家长。

        二是,竞出“秒杀”类图书。有些出书的人拍着胸脯保证,只要读了他的书,就能在几天乃至几秒钟做成什么事,诸如《30秒看穿人心,30秒打动人心》《FBI教你10秒钟掌握超强攻心术》《0.5秒决定你的人生》《零起点,1秒说韩语》等“秒杀图书”,乍看书名,确实让人心动,但看看内容就知道,名字完全就是噱头,根本名不副实。

        三是,出书过程也搞“秒杀”。众所周知,编辑、出版是一种智力投入的文化劳动,出版程序有它本身的规律,绝非马虎拼凑的文字游戏。可是,出于急功近利的商业炒作,有人竟然也把“秒杀”用到了出版过程中。有的出版商,从编到印,一星期之内,就能“秒杀”出版两种余秀华诗选。倘若听任“秒杀出版”大行其道,那图书质量又如何保证?

        对于“秒杀”的滥用已对正常的文化活动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贵州某出版社日前出了一本《秒杀错别字》,从文字起源讲到错别字的演变与正误,本是一本很有价值的书,却偏偏套用“秒杀”这种书名。依我看,这种赶时髦的做法,未必能给这本书加分,反显得俗气。

        当今社会重视效率,追求快捷,在有些领域推行“秒杀”是可以的,但切忌一窝蜂都照搬照抄。搞文化工作,需要创意灵感和文化积淀,其创作和生产过程,往往要精雕细刻甚至十年磨一剑,靠“秒杀”肯定是搞不好的。

        有人说,现在已进入“互联网+”时代,“秒杀”是互联网时代出现的新生事物,不应当拒绝。只是“互联网+”,也要看“加”到什么方向,如果“加”的方向正确,那自然好,而若“加”的方向与传承文化与崇尚科学不符合,那就会产生“懒和尚念歪了经”的局面。文化人有必要多想想这个问题。

        (作者为《译林》杂志创办人、译林出版社首任社长兼总编辑)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