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澳大利亚文学周系列活动于3月14日至27日陆续在中国的各大城市登陆。此次文学周以“关注新生代作家”为主题,不少澳大利亚年轻作家专程来华参加讲座、文学沙龙等活动。日前,澳大利亚驻华大使孙芳安女士就文学周主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她在采访时说:“文学能加强两国的认知和交流,希望能把澳大利亚多元的声音带给中国。”
记者:澳大利亚为什么重视与中国在文学方面的交流,初衷和目标是什么?作为英语文化中的一支,澳大利亚文化有什么样的特点?
孙芳安:去年年底,澳中建立了全面战略性的伙伴关系,双方还共同确认,实质性地结束了中澳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可以说,澳中之间在政治和经贸方面的成果是巨大的。除此之外,我们要加强相互认知,才能让路走得更长远,而文学恰恰能起到这方面的作用。加深相互之间的了解,就需要文化作为沟通的桥梁。
文化合作一直是澳中两国双边交往的一部分。澳中文化交流一直很活跃,在20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驻华使馆的文化参赞就是一位作家。我和我的前任大使一样,在来中国之前,我们就一直在从事文化方面的活动。
澳大利亚的文化有自己的多样性特点。澳大利亚既有自己的原住民文化遗产,也有非常丰富和多样的移民文化。此次,我们在中国进行澳大利亚文学周活动,就是希望能让中国的朋友们增加对澳大利亚文化的了解。
我们举办文学周的目的是希望把澳大利亚多元的声音带给中国。迄今为止,已经有46位澳大利亚作家参加过相关活动,今年有7位新生代的作家来华。我们在中国的14所高校举办了文学周活动,吸引了5000名学生参加。可以说,澳大利亚文学周进一步增强了两国在文化上的认知和交流。
记者:迄今为止,澳大利亚文学周活动已经举办八届。这仅仅凭一腔热情恐怕是不够的,还要有现实的支撑。除了文化交流方面的考虑外,在中国举办澳大利亚文学周活动的商业价值如何?
孙芳安:实际上,在文化领域,中国是一个相当有竞争力的国家。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这一点。首先,中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非常丰富,在国际上也很有市场。其次,世界顶尖文化人和艺术家都希望能够进入中国的文化市场。
我们希望借助举办澳大利亚文学周活动,帮助澳大利亚的文学作品进入中国市场,创造更多的商业机会。此外,我们还在中国举办了澳大利亚出版论坛活动,旨在推广澳大利亚文学。我们希望给澳大利亚出版商一个机会,让他们近距离接触中国文学市场,与中国的同行建立商业联系。
在我看来,八届文学周的举办,提升了中国读者对澳大利亚文学的兴趣。在出版方面,儿童教育书籍的增长非常明显。
记者:在今年的中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全民阅读。您认为,在现代社会,阅读有怎样的重要性?
孙芳安:很遗憾我今年没能在现场听李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不过我在电视上看了直播。现在,阅读的方式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上网阅读,看电子书。但是,无论是纸质的还是电子的,阅读都是一项传统技能,在任何时代都不应该被遗弃。全民阅读不仅对中国很重要,对澳大利亚也很重要。
像中国一样,澳大利亚对文学领域很重视。我们希望,文学传递出来的声音反映的是当代文化,特别是移民文化,因为澳大利亚有许多移民,包括中国移民。
记者:关于此次来华参加文学周活动的澳大利亚作家团,您是基于什么样的原则来选择作家的?希望他们给中国读者带来什么?
孙芳安:每年文学周都有一个主题,今年的主题和重点是新生代。因此,我们选择的都是澳大利亚的新生代作家,希望借此把澳大利亚最新鲜的观点介绍给中国读者。文学周可以建立读者与作者的对话,这也有助于作家的创作。
在澳大利亚,人们对不同形式的中国文化都很感兴趣。澳大利亚每个城市都有文化节,在我的家乡阿德莱德的文化节上,有不少介绍中国文化的活动。在澳大利亚,中文读者不多,但是依托高质量的翻译,人们可以进一步接触到中国优秀的文学作品。
记者:由于语言问题,文学一直以来有一些无法跨越的障碍。比如,中国的《红楼梦》有相当程度的不可译性,在中文领域影响巨大,但在外语领域可接受度有限。您在推广澳大利亚文学时,有没有遇到类似问题?
孙芳安:从文学的角度来看,确实有一些作品在翻译过程中存在这种问题。但是有一些作品比另一些作品更容易跨越不同文化间的鸿沟。文学周的目的就是建立文化上的联系,增进互相间的理解。让世界理解发生在澳大利亚的故事,也向世界介绍澳大利亚的独特视角。
记者:随着Kindle等电子阅读器的推广和人们阅读方式的转变,澳大利亚在推广文学方面有什么新的想法?
孙芳安:科技创新不仅能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还能给人们带来一种新的阅读模式。有了电子阅读器,人们读书无疑更加便捷了,当然这也给版权问题带来一些挑战。
澳大利亚政府很重视知识产权的问题。当然,版权不仅适用于纸质书,也适用于电子书。现在,电子版权的规避和保护确实面临一些问题。我们倾向于给版权所有者诉诸法律的权利。
记者:在中国推广澳大利亚文学,有什么样的推广战略?
孙芳安:我们很高兴看到越来越多的澳大利亚文学作品被翻译成中文。在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上,我们曾宣布开展一个名为“十本小说”的项目。通过这个项目,我们希望把澳大利亚最好的现代文学作品带给中国读者。
在中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里,有40多个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他们了解中国的市场和中国的读者,所以无论我们以英文还是中文进行出版推广,都有他们作支撑。(本报记者 李盛明 肖连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