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上,跟美国人谈论收入、个人联系方式、家中成员、个人健康等所谓的“隐私”问题,他们一般而言比较开放、坦率。相比之下,欧洲人就不那么痛快,特别是拉丁文明国家的人。对他们而言,这些属于“隐私”的话题,绝对不可与外人谈起,更不能接受某个公家或私家机构出于冠冕堂皇的或“公”或“私”的理由掌握这些私人信息。
“隐私”本来是个法律概念,属于大文化范畴。不过,随着“反恐”——这个在欧美国家更是不容讨论的“政治正确”词汇受到空前关注,欧洲人保护自己隐私的底线正在不断退后。换句话说,“文化”的外衣被逐层剥离,露出来的是安全和利益。
2015年1月7日,法国巴黎《沙尔利周刊》编辑部被恐怖分子袭击。三天之内,在袭击现场加上后续连环袭击,以及警方的围捕行动中,四个案发地共有包括三名枪手在内的20人死亡,至少21人受伤。
就是此案,有可能成为欧洲人保护隐私的概念和实践的转折点。
在此之前,在美国与欧盟“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谈判中,出于商业和对等开放市场的需要,美国方面一直要求欧盟放宽对“个人隐私”内涵和外延的定义;要求监管当局有权通过门户网站,进入欧洲人的个人账户,监管其通信联络。其中,出于反恐考虑,尽快建立一套“欧洲乘客姓名记录系统”的要求,更是美国从2001年“9·11”事件后就一直主张的。多年以来,由于欧盟各国有关法律规定各不相同,欧洲议会对来自行政部门的有关“松动”要求也无法顺利通过,甚至曾经闹到了欧洲法院并得到了欧洲法院的判决支持。所以,“个人隐私数据保护”问题“兹事体大”,一直是美欧之间有关谈判的难点。
这次,欧洲人为保护隐私的强硬立场付出了代价。有证据表明,《沙尔利周刊》的涉案者曾有过自由出入欧洲国家国境的记录。由于没有这样一套“乘客姓名记录系统”,他们的行踪没有被严密监控。
欧洲人对隐私的定义较为严格,对有关个人隐私的资料被其他人或机构掌握这一点比较敏感。原因何在?一般认为除了文化差异外,纳粹德国时期个人隐私完全被政府以各种名义掌握、泄露的惨痛经历,让人们记忆犹新,“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所以,二战后,德国的个人隐私保护水平一直都高于欧盟国家的平均水平,更远远高于美国的水平。例如,在美国,某种条件下政府保存个人资料的期限是无限长,而在德国只有6个月。1987年,德国宪法法院曾有过一次案例解释,明确指出个人资料是否公之于众、是否提供给政府,应该由个人自己决定。
美国人认为欧洲人对隐私权有过度保护的倾向。“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什么都以隐私的名义被保护,是不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其实,隐私权这个概念最早还是美国人提出来的。学界普遍认为,1890年,美国私法学者布兰戴斯和沃伦在《哈佛法学评论》上发表的《论隐私权》一文,是“隐私权”概念的首次正式亮相。那时,欧洲大陆法系国家的民法典还没提到过隐私权。直到20世纪60年代后,欧洲开始在立法或司法判例中明确保护隐私权。这以后,欧洲各国在隐私权这个与其文明、文化传统相契合的主题上越走越快,也越走越远。
2010年,一位西班牙人向当局投诉称,他在谷歌搜索自己的名字时,发现一些链接涉及自己16年前的社会保障债务,而他早已偿还了这笔债务。他认为这损害了自己的名誉和利益。西班牙有关部门于是代表他向西班牙法院提出管制要求,并附上了200份类似投诉。随后双方官司一直打到欧洲法院。欧洲法院最后判决认为,普通公民的个人隐私拥有“被遗忘权”,用户可以直接向搜索引擎的运营方提出删除某些资信的要求,而这些搜索引擎则必须及时恰当地检查用户这个要求的合理性。欧洲法院借此要求谷歌删除以个人姓名搜索到的信息。由于谷歌当时在欧洲各国“四面楚歌”,面临反垄断、税务等多个调查,因此在接到法院裁决后,马上采取了合作态度。当时,这被欧盟委员会认为“是保护欧洲民众个人信息的一次显著胜利”。
反观美国这边,在隐私权这个问题上的作为确实也让普通人感到自己受侵犯,而政府也有借反恐等各种理由滥用个人隐私数据的嫌疑。2013年,曾为多家美国政府机构工作过的美国青年斯诺登向媒体曝料,称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有一个代号为“棱镜”的秘密项目,它直接接入包括微软、雅虎、谷歌、苹果等在内的9家美国互联网公司中心服务器,收集数据、情报,监听美国及其他国家的民众。在“棱镜门”的阴影笼罩下,欧洲议会更是加大了使欧洲公民的个人隐私数据向第三国输送的难度。
也有分析认为,欧洲人不同意美国人“监管”自己的通信,那是因为欧洲人在技术、资金等方面都做不到去“监管”美国人。另外,欧洲人觉得一旦开了这个口子,以后欧洲的独立性、“软实力”更会缩水。斯诺登的及时亮相也使欧洲人占据了道德优势,欧洲人对美国人的信任程度大大减分。通俗形象点来说,“你让我们当君子,什么都不能瞒你,可你却是个小人!”
更深层的分析则认为,在互联网时代,面对鼓励竞争和创新的美国,欧洲国家过于强调个人隐私权和媒体版权的保护,使自己尚未迎战就已经自废武功。所以欧洲一直没有出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企业和产品,连自己的市场也被美国企业悉数垄断。
“反恐”倒逼的“隐私权”大战,从概念到实践上已经弓张弦满,一出大戏即将上演。
(本报驻日内瓦记者 何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