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育部共承办提案690件,民政部共承办提案302件,住建部共承办提案331件……一年来,全国政协6000多件提案,件件可追踪,截至2015年2月20日,提案办复率达99.8%。
提案是委员建言献策的重要载体。今年两会上,委员们提交了新的提案,也牵挂着旧的提案。我们来听委员们说说,他们的提案都去哪儿了?
正式答复前充分沟通
“水利部在办理我提交的关于加强我国水资源保护与污染治理问题的提案时,先与我进行电话沟通,我满意后再作出了正式答复。”全国政协委员、台盟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高美琴说。
充分沟通后再给出正式答复,是各部门办理提案时通行的做法。住建部在办理全国政协常委陈清华提交的关于强化保障性住房后续管理的提案时,也是先通过电话充分沟通,再给出了正式答复。
“我感觉到,他们很重视我的提案,办理得非常认真。”陈清华说,电话沟通可了解提案背后的东西,帮助相关部门真正了解委员的意图,提高提案办理质量。
若条件允许,不少部门还尝试与委员当面沟通。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胡有清2014年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强提案办理工作的提案。全国政协办公厅对这份提案高度重视,希望能与胡有清当面沟通答复。正好胡有清获邀赴全国政协参加双周协商座谈会,就约定在会前见面。那次会前,全国政协相关负责同志专门就这份提案与胡有清进行了沟通答复。
“去年我提交了20多件提案,总体看来,办理单位对提案的态度是认真的,不少办理单位在正式答复前与我进行了电话沟通,有的还根据我的意见修改了答复意见,这也是近几年出现的新气象。”胡有清说。
提案扎实,部门就欢迎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委员们共同的一个体会就是,只要提案是经过扎实调研提出来,建言能建在需要时、议政能议到点子上,办理部门都会特别欢迎、重视、认真答复,并吸收采纳合理的意见。
3月6日晚11点半,高美琴按下鼠标,提交了她今年的最后一份提案。之后,她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之前几天,她都熬夜到凌晨1点多,仔细修改每一份提案。
“这些提案都是我和我的团队调研一年的成果,我必须把它们反映给相关部门。”高美琴说,在提交之前,她还要对提案做最后的修改,不时与她的团队电话沟通。
这是高美琴上两会的常态。去年,她带来了30多份提案,都是经过深入调研后提出来的。这些提案有不少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
3月3日上午,高美琴受邀去国家信访局参观座谈,因为她去年一份关于网络信访的提案得到了国家信访局的采纳。这次受到邀请的,还有十几位前些年提交过相关提案、建议的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高美琴在参观和座谈中发现,他们提案、建议中的很多意见都在国家信访局的工作中有体现。
“我们的提案对政府部门的工作有帮助,能得到重视,我这个政协委员越当越有意思。”高美琴说。
答复之后,重在落实
答复之后的落实,是委员们关心的重点。胡有清回顾他去年提交提案建议加强提案办理工作的初衷时说:“我当时提交这份提案就是希望提案工作能做得更好,希望提案办理和答复更有针对性,加强对提案办理结果的宣传,并重视答复后办理,不要答复完了就束之高阁。”
这些年陈清华提交了不少提案,最让他欣慰的是,其中的一些意见建议正在逐步落实。2003年起,他开始提关于农民工的提案,当时关注这个群体的委员还不多。后来,他连续提交相关提案,其中关于将农民工变成产业工人的建议已在逐步落实,有条件的地方已开始解决农民工在城市的住房问题,为他们融入城市、真正成为产业工人创造条件。
去年胡有清提交了20多件提案,很多意见都被吸收进了办理单位的工作之中。胡有清说:“这对政协委员认真履职是很好的回应和鼓舞。”
对于提案办理的结果,不仅政协委员关心,社会各方面也关注。2014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做好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和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结果公开工作的通知》,使提案办理结果公开有了制度上的保证,这让胡有清十分高兴:“相信今后的提案公开工作一定会做得更好,这也必然会推动整个提案工作的进步,扩大提案的社会作用。”
(本报记者 周洪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