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3月11日 星期三

    寻找“最美家庭”

    延续40年的敬老故事

    作者:本报记者 苏雁 光明网记者 李锦 《光明日报》( 2015年03月11日 13版)

        年前,跟曹景飞住了12年的党文礼从江苏常州回到辽宁铁岭老家过90岁大寿。送别时,曹景飞的儿子刘伟对党文礼说:“党爷,您要是想回常州了,给我打个电话,我就去铁岭接您。”

        党文礼是曹景飞、刘伟父子赡养的第四位老人。40年间,父子俩先后赡养过五位无血缘关系的老人,时间最长的达30年。但是,既然是父子,为什么一个姓曹、一个姓刘,而且儿子叫另一位姓党的老人为爷爷呢?

        时间拉回到1975年秋天,辽宁省铁岭县李千户乡上台村。村民曹景飞在卖柴火途中,认识了无儿无女的刘福东夫妇。看老两口生活困难,便认他们作干爹干妈,每天往返30里路照顾。这样过了两年,考虑到自己父母还有5个兄弟姐妹照应,曹景飞征得家人同意后,从家里搬出来照顾刘福东夫妇。

        当时,年过三十的曹景飞还在打光棍,家里人干着急。村里人就劝他:“你现在还没结婚,老人推都来不及呢,怎么还把他们往家里拉?”曹景飞总是笑笑,并不放在心上。有来相亲的,他都以赡养两位老人为条件,这吓跑了好几个姑娘。丧偶的王荣兰被曹景飞的孝心感动,1980年,她带着7岁的儿子高铁红嫁给了曹景飞。一年后,王荣兰生了个男孩。曹景飞让他跟了刘福东姓,取名刘伟。刘福东逢人就说:“我有孙子了。”刘的妻子去世后,王荣兰的舅舅杨富科前来帮忙料理后事。得知杨富科过得不如意,曹景飞又把他留下来一起生活。

        2003年,刘福东和杨富科先后得了脑血栓和小脑萎缩。那时曹景飞的妻子已经病逝,照顾两位老人的活自然落在了他身上。“老人吃饭不便,他就一口一口喂;老人排便不畅,他套上塑料袋用手帮他们抠。”看到曹景飞把外人当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对待,同乡党文礼主动提出认曹景飞为干儿子,和他一起照顾两位老人至终老。

        刘伟记得,他小时候,家里虽不富裕,但一家人总是互相体贴,从未红过脸。2001年,刘伟就读湖州师范学院。大一寒假回家,爷爷刘福东便塞给他一包东西,里三层外三层裹着。拆开一看,是一串干瘪的糖葫芦。“爷爷最爱吃糖葫芦,他买了两串,自己吃了一串,留了一串,等我回来吃。”每每想起这样的小事,刘伟总是鼻子发酸,“他比亲爷爷还亲。”

        尊老爱幼、互亲互爱的优良家庭传统,在刘伟心里扎了根。2005年,刘伟大学毕业,女朋友余美芳赴上海读研究生,刘伟则留在湖州开餐馆,并把曹景飞和党文礼接到湖州同住。两年后,随着余美芳到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任教,一家人落户常州。不久,党文礼的二儿子党松喜也从铁岭搬来与他们一起住。

        刘伟夫妇的收入并不高,但为了老人住得舒坦,他们借钱买了复式楼层,并为老人打了一张像炕一样的2.4米宽通铺大床。夫妇俩还为他们在铁岭租了一套房子,每当天气过热或过冷老人不适应时,就送他们回北方。因为老人爱吃东北的酸白菜,每年冬天,夫妇俩都会买几百斤大白菜,腌制几大罐储存。家里的冰箱里,也常年塞满老人喜欢吃的食物,从没断过。逢年过节,他们还不忘给老人零花钱,但自己却几年不舍得换件新衣服。

        今年67岁的党松喜感动地说:“刘伟比自己的亲儿子还孝顺。两口子不图名不图利,有一颗真善美的心。现在,像他们这样的年轻人,很难能可贵。”

        “好家风,要传承下去。”如今,刘伟夫妇经常把家里的故事讲给6岁的女儿曹馨心听。每天放学写完作业,曹馨心便会上楼陪老人说话,给他们讲笑话。楼下,不时听到几位老人爽朗的笑声。

        (本报记者 苏雁 光明网记者 李锦)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