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3月10日 星期二

    人才论坛

    告别“世界工厂” 发动“创新引擎”

    作者:桂乐政 《光明日报》( 2015年03月10日 15版)
    CFP

        2012年起,我国“现役”和“后备”工程师数量排名世界第一;2010年起,中国科技论文被SCI数据库收录数量排名世界第一;2011年起,中国超越美日成为世界上申请专利最多的国家。但是这三项看似风光无限的世界第一,却没有改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的无奈,在全球产业布局中,仍然暂时不能改变“世界工厂”的尴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说创新是中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必不可少的点火器,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把创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新常态下,唯有创业创新才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世界经济论坛(WEF)最新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2014-2015)》(GCR)显示,按照世界上公认有20个左右的国家和地区步入创新型国家(地区)行列来划分,可将GCR的114项二级指标中排名前20位的指标界定为“优势指标”,21-70位的指标界定为“中等指标”,71-144位的指标界定为“弱势指标”。

     

        按照GCR报告,中国的弱势指标达22项,占全部指标的1/5。弱势指标主要表现在人才创新创业的管理支撑(创业所需的时间、创业所需程序的数量、投资者受保护强度、工资决定的灵活性、法定权利指数、审计和报告的强度、公司董事会的效力、客户取向度等)、经济技术基础(进口额占GDP的比重、最新技术的可用性、国际互联网带宽流量、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个人互联网使用率、外商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企业技术吸收消化能力等)、商业环境及经济环境(贸易关税、投资激励对税收影响、总税率在利润中的占比、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外汇拥有权等)、知识基础(教育系统的质量、数学和科学教育质量等)等方面。

     

        这些弱势指标的分布,表明中国人才在创新创业中得到的管理支撑很弱,受到的制度障碍很强。这些数据均显示了在商业运营环境中的诸多方面还不成熟,抑制了中国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现行教育、科技体制不利于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与卓有成效的经济体制改革极不相符,亟待变革。GCR数据还显示,中国人才在自主创新方面的严重不足,不仅与世界七大工业国和大部分OECD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而且在金砖五国之中也不具有优势。

     

    须进一步解放思想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需要做的事情很多。最为紧迫的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

     

        首先,要进一步更新人才观念,解放思想、解放人才、解放科技生产力。要进一步确立“人才本位”的理念,让企业家、科学家、工程师真正成为社会上最受敬仰的人,优先创新促进人才价值实现和升值的制度环境。

     

        其次,进一步破解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让人才真正自由地流动起来。包括制定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基础性作用的政策措施;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调整户口迁移政策;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等等。

     

        第三,要通过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改善人才竞争的制度环境。在西方发达国家,人才竞争主体和用人主体都是以私营企业为主导的社会力量。而在目前的我国,招才引智的积极性主要在政府或一些事业单位而不是企业,企业尚未成为人才竞争的主体。

     

        第四,坚持“以用为本”的方针,把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围绕用好用活人才创新体制机制,提高人才效能,积极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贡献才智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条件,努力做到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

     

    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好的人才加上好的制度和机制才是生产力。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人才工作的观念、体制、方式方法也要与时俱进。须拿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锐意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励创新。

     

        首先,以产学研为平台,实现技术创新,孵化创新企业,孕育创新创业人才。推动各大高校、科研院所与大型企业结盟,共同组建高技术研发中心、高技术转移中心、孵化基地,形成完整的技术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和服务链。

     

        其次,从体制改革入手,实现制度创新,支撑人才创新创业。重大科技创新突破需要相应的创新体制和科学管理机制作保证。当务之急是变革管制型政府,建立服务型政府,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公共产品和高效率服务。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体制与运行机制,鼓励绩效优先、竞争合作,促进持续发展、流动开放。

     

        在新一轮全球增长面前,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中国经济要走向创新驱动、向中高端迈进,关键是要发挥“人”的智慧和积极性。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要通过政府放权让利的“减法”调动社会创新创造热情的“乘法”!

     

        (作者系武汉轻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