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说,邹碧华是法治路上的“燃灯者”,是敢于担当、善于谋事的好干部。从去年12月10日邹碧华去世到现在,我们一直在追寻他走过的足迹,试图还原他充分燃烧的47岁人生。
担当,改革者的修行
改革怎么可能不触及利益,怎么可能没有争议。对上,该争取时要争取;对下,必须要有担当,无论如何,都不能让那些在一线辛苦办案的老实人和年轻人吃亏。——邹碧华
上海是中央确定的首批全国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地区之一。作为上海高院司法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兼司法改革办公室主任,邹碧华身上的担子可想而知。上海高院司改办的那层楼里常常灯火通明。单是《上海市司法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制定就先后召开了15次座谈会,历经34稿。
这轮司法改革,人员分类管理和法官遴选制度是重点也是难点。邹碧华直言:“上海法院会把大门打开。”在研究推进法官员额制时,邹碧华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把精通业务、专业素养过硬的法官都留在法官岗位上。
实行法官员额制,必然有一部分原来有法官身份的人无法进入员额。触动利益的部分就是“硬骨头”。上海坚持通过考核、考试公开遴选,择优入额。作为上海法院司法改革方案的主要起草者,邹碧华秉持的一个信念是,“上海的司法改革不能走弯路”“要给我们的未来留出希望,留出空间”。
“走上这个岗位,就得承担起这个岗位的使命与责任。”邹碧华说,“不要让我们现在的改革努力,变成未来的改革对象。”
创新,改革者的素养
我们做司法改革,光懂审判业务和法院那点儿事是不够的,必须及时吸取其他学科的最新成就。法院现在不研究、不跟上,将来就会被别的行业嘲笑。——邹碧华
“他的视野极其开阔,对新事物总是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善于把先进理念和现代化技术手段运用到实践中去。为了寻找到更科学的改革方案,他梳理了世界各国的司法道路和利弊得失,又深入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司法改革路径。”上海市政法委书记姜平说。
上海法院的信息化建设在全国首屈一指,这与邹碧华的工作也密不可分。他首创法院“可视化”管理机制,从立案到执行的各个环节的流程、标准、进度、评价一目了然。在他看来,“我们的服务水平不高,与我们缺乏具体的、标准化的服务标准有关”。
在邹碧华的“未来法院”的蓝图中,可视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设互为支撑。针对信访投诉突出的问题,他带领团队自主研发信访投诉监控系统,要求所有来信来访全部输入电脑,实现信件流转、进度监控全面信息化。他主持制定了上海法院信息化建设三年规划,由他主持开发的信息化系统平台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信仰,改革者的底色
人的一生,都有一个需要坚守的价值。理想的完美人格,应当是破除自我,将自己融入人民中,融入祖国的法治中。无我,党的事业不朽,如是我心。 ——邹碧华
采访中,我们一次次被邹碧华生前的种种细节所打动。每年春节,他都会给上访户写新年贺卡,每份贺卡里的慰问信内容都不一样。
“作为一名法院院长,他直面信访者,虽然工作非常繁忙,坚持每周一次亲自接待群众来访,接待过的当事人他还会一直跟踪,工作量非常大,案件纠错也要得罪人,他坚持主动加压,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司法为民的宗旨。”姜平说。
在担任长宁法院院长期间,他率先在全市搭建诉讼服务平台,挂牌成立全市首家“诉调对接中心”;设立便民电话,方便群众诉讼,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他曾冒酷暑前往一位信访人家中,用了足足5个小时开展沟通工作,最终化解心结。
(本报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