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大连1月28日电(记者吴琳)挥动手中的锅铲,反复“煎、炸、炒”……这不是在餐馆后厨,而是日前发生在大连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样品准备室的一幕。“厨师”是该校博士研究生吴鼎、海然、赵栋烨、刘平,他们不是在准备午餐,而是在进行地沟油样品制作,为开展地沟油检测实验做准备。
2011年,国家有关部委公开征集地沟油检测方法,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丁洪斌决定对这一课题发起挑战。在丁洪斌的指导下,吴鼎等人采用该实验室先前开发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对自制的地沟油进行大量实验测量,取得了初步成功。为进一步验证该技术的可靠性,他们又对几种典型的地沟油样品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发现了地沟油样品的LIBS光谱特性,通过提取元素及官能团等特征谱及相关性统计分析,成功找到了地沟油的“指纹”,破解了地沟油检测难题。为地沟油检测提供了一种实时、快速、有效检测的新方法。
该研究成果发表于中国科学院《科学通报》,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并在第八届国际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会议上被会议主席作为亮点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