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1月22日 星期四

    2014文化消费账本记了些啥

    ——文化消费市场的回眸与展望

    作者:本报记者 陈晨 本报通讯员 张晟 《光明日报》( 2015年01月22日 14版)
    2014年拍出的“鸡缸杯”刷新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CFP
    2014年中国电影票房再创历史新高,预计今年仍将保持高速增长。CFP
    北京三联韬奋书店率先开启24小时不打烊模式 CFP
    数据来源:国家旅游局 制图:邱玥

        《催眠大师》《后会无期》……一众青年导演电影作品收获不俗票房;北京三联韬奋书店开启24小时不打烊模式,获得无数“点赞”;一只“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拍出2.81亿港元,刷新了当时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回望刚刚过去的2014年,我国文化消费市场一片繁荣,在热闹的表象下细分行业表现如何?2015年,我国的文化消费市场又将呈现出怎样的姿态?

     

    【信息消费】

     

    持续增长成亮点

     

        电脑、手机不离手,伴随着移动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消费如今已无处不在。据工信部估计,2014年我国的信息消费规模预计将达到2.8万亿元,同比增长25%;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2万亿元,同比增长20%。电视剧、娱乐节目不再是电视专属,在被称为“网络自制剧元年”的2014年,《灵魂摆渡》《晓说》等网络自制剧、自制娱乐节目层出不穷,吸引了大批观众。以快速发展的互联网为依托,2014年,我国网络视听产业市场规模或将达到378.4亿元,同比增长48.5%。与此同时,去年长达八个月之久的“净化网络环境专项行动”扫除了以“快播”为代表的网络视听盗版传播企业,网络环境得到净化。

     

    【点评·展望】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

     

        信息消费是2014年的消费亮点。未来随着宽带中国战略的落实以及4G网络的普及,特别是人人手中都掌握的、都在使用的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消费的增速还会进一步提升。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应用发展,居民收入和购买力的提升,网民的线上消费潜力还将持续释放。城乡居民用于通信、网络等方面的消费有望支撑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文化产品,包括电影、电视剧、游戏、电子书等多元化的新产品大量涌现,将不断激发消费者的信息消费需求,并使其持续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

     

    【电影】

     

    类型片渐入佳境

     

        承袭2013年的同类题材热潮,2014年的青春电影创造了多个档期的票房高点。《同桌的你》轻松刷破4.55亿元,《匆匆那年》拿下5.78亿元票房。但与2013年青春片分走中国电影市场的一大杯羹不同,2014年,我国电影市场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格局,多种类型片均收获不俗票房。红色经典样板戏嫁接电影《智取威虎山》目前累计票房已突破8亿元,打拐题材电影《亲爱的》博得3.43亿元票房,一向不被看好的国产悬疑片也凭借《催眠大师》的2.5亿元票房刷新纪录。据统计,2014年中国电影总票房达296.39亿元,同比增长36.15%。全年新增影院1015家,新增银幕5397块。在去年上映的388部影片中,308部国产片贡献了161.55亿元票房,占票房总额的54.51%。

     

    【点评·展望】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

     

        2014年国产电影市场继续呈现较快增长的态势,全年有30多部电影票房过亿,许多高票房电影都是青年导演贡献的。优质国产电影层出不穷,同时,电影档期安排也比较恰当。目前,国人已逐渐培养起了进电影院看电影的消费习惯,这对整个电影产业来说,无疑是好消息。

     

        预计2015年电影产业会继续保持高速发展,院线银幕数量的增加将使电影市场继续呈现扩张态势,在线选座市场的蓬勃发展也为电影市场的持续增长提供了便利条件。但电影资源消耗过多,今年可以期待的优质电影估计会偏少。去年,国产片总票房以26.71亿元的优势小胜进口片,今年这种优势能否保持并不明晰,好莱坞大片的扎堆上映等因素可能会对今年国产电影市场造成冲击。另外,在数字化、互联网发展的大背景下,微电影值得看好。

     

    【动漫】

     

    向“全龄化”路线发展

     

        2014年,中国动漫市场的谈资不再只有《熊出没》和《喜羊羊与灰太郎》,动画也不再是孩子们的专属产品。《龙之谷:破晓奇兵》《秦时明月3D电影龙腾万里》这两部为成年观众量身定做的动画电影票房均超过5000万元,同时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国产动画电影票房超过11亿元,相较2013年翻了一番。与动画电影票房走高形成对比的,是电视动画产量继续走低,全年产量411部。在内容上,尽管国产动画电影在“全龄化”上作出了初步探索,但国产电视动画片仍受到“低龄化”的制约。

     

    【点评·展望】

     

        北京动漫游戏产业联盟协会秘书长刘春刚:

     

        2014年我国动漫行业发展较为迅速,动漫作品由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型,动漫产品精品化转型突出,动漫厂商正逐步走出国家补贴的老路,更加注重产品价值的挖掘,一些优秀的国产动漫作品受到观众好评。2014年全国动漫和游戏产业产值达到了1200多亿元,较前几年有了大幅提升。

     

        之前动漫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院线票房和图书出版等方式,进入2015年之后,在新媒体的带动下,动漫产品及其衍生品的发展势必会更加迅猛,很多大型动漫公司都会尝试建立集动漫、手游和图书等多种资源整合的多元体系,将受众从过去的少儿逐步转向青少年和成年,希望能挖掘全年龄段的受众群体,“全龄化”动画作品将成为动画内容生产的主流趋势。整体来看,2015年动漫产业发展前景较好,值得期待。

     

    【图书】

     

    实体书店引关注

     

        去年,图书行业的关键词恐怕离不开实体书店。2014年4月,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北京三联韬奋书店宣布24小时运营,消息一出,便引来无数“点赞”。在城市里,这盏午夜仍然亮着的“灯火”吸引了众多爱书之人,引领了一种热爱阅读的生活方式,也为实体书店的生存发展提供了更多转型思路。此后,全国各地出现许多24小时书店及特色实体书店。升级服务、举办各种活动、探索创新经营,实体书店在图书销售渠道拓展及大众阅读习惯改变的夹缝中寻求生存空间。同样在去年,国家出台多项针对实体书店的扶持政策。

     

    【点评·展望】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范军:

     

        整体来看,2014年图书产业各方面发展良好。从市场份额来看,实体书店的图书出售情况好于网上书店。实体书店和网上书店没有可比性,网上书店更多的是将图书作为其销售产品的一种,而不是其主要营业收入来源,甚至很多网上书店是在亏本卖书,为其销售其他产品招揽客源。去年,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实体书店所面临的租金、税收等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全民阅读行动也得到了广泛的响应,为促进阅读消费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015年图书市场前景较好,民众对文化享受的需求逐渐增多,文化消费观念在逐渐增强。在互联网的带动下,网络书籍和纸质书籍市场将百花齐放,这必然会给整个图书市场带来利好消息。

     

    【艺术品】

     

    在煎熬中等待回暖

     

        对国内艺术品市场而言,刚刚过去的一年并不好过,甚至可以用煎熬来形容。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18日,中国艺术品成交量比去年同期下滑18.26%,成交额下滑17.37%。2014年,中国艺术品成交额前两名“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和“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均被上海收藏家刘益谦收入囊中。伴随着“有钱任性”的调侃,一些收藏家逐步转向系统化收藏。在煎熬中,艺术品市场不忘创新。微信拍卖大行其道,国内首个艺术品拍卖手机APP露出真容,不少拍卖公司开拓艺术品拍卖电商业务……“高大上”的拍卖行业给普通大众提供了更多切入点。

     

    【点评·展望】

     

        北京匡时拍卖公司董事长董国强:

     

        2014年国内艺术品市场的秋拍成交额与同年春拍相比、2014年全年成交额与2013年相比都有所萎缩。市场情况不好与国内整体经济环境以及资金的相对较紧有一定关系,精品少也是市场成交额下滑的原因之一,目前艺术品征集难的现象十分严重,许多买家的投资意识逐渐转向收藏,使得艺术精品在拍场上难得一见。尽管市场低迷,但书法市场仍受到认可,走势好于绘画,买家对书法精品的认同感越来越强,专业度也越来越高。

     

        当前市场上无论是拍品征集还是拍卖都非常艰难,2015年艺术品市场将面临严峻挑战,预计艺术品市场征集难的问题仍然存在,买家对名品、精品将更加追捧,市场的两极分化行情或将延续。艺术品市场的回归需要一个过程,并且由于艺术品本身门槛较高,这个过程可能会比较慢。

     

    【旅游】

     

    出境游客首破亿

     

        2014年,中国内地公民出境游首破1亿人次,意味着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游客源国。在出境游日渐成为常见的休闲方式的同时,简化、放宽签证条件也让“说走就走”不再是梦。2014年,我国先后与19个国家签署互免签证协议,3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落地签”的待遇给予持中国护照公民。旅游市场日渐成熟,更多游客将出行的方式锁定在随性的自由行上。据统计,2014年1至11月,自助游出行的人数同比2013年增长26.8%。伴随着我国旅游市场蓬勃发展的还有一块巨大的阴影:在埃及神庙刻上“到此一游”字样,大闹亚航航班……2014年,不文明行为频频将中国游客曝光在世界舞台。

     

    【点评·展望】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宋瑞:

     

        从需求的角度来看,去年旅游消费的分层明显加剧,不管是高端的游艇、邮轮,还是更大众化的乡村游、自驾游,由原来排浪式、模仿型的消费到个性化、分层化的消费,各种不同的消费形态精彩纷呈。从国际旅游的角度来看,与高速增长的出境旅游相比,入境旅游延续了近几年的下滑趋势。从旅游投资的角度来看,企业横向、纵向之间的兼并收购,在2014年尤为突出,其中在线旅游成为热点领域。

     

        2015年,旅游业会朝着更科学的方向发展,旅游消费者在倡导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也应注意公民素质的体现。市场秩序将成为检验旅游发展的核心指标,不管是目前如火如荼的主题公园还是旅游地产,是倍感焦虑的传统旅行社还是在线旅行社,以及目前面临亏损的酒店行业,在2015年以及未来可能都会面临加速洗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会有越来越多的新型旅游企业集团崛起,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小微旅游企业得到普遍发展。今年,中国的旅游者将会更加便利地走向世界更广泛的国家和地区,他们将会选择更自由和分散的旅游方式。(本报记者 陈晨 本报通讯员 张晟)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