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2月31日 星期三

    把高校建成传承文明的高地

    作者:本报记者 王瑟 《光明日报》( 2014年12月31日 05版)

        隆冬时分,在白雪覆盖的石河子大学校园,常听到这样的歌声:“天山下,玛河畔,有我可爱的校园,这里,荒原被唤醒,这里,文明放光芒……”这首歌,就是石河子大学校歌。

     

        “大美石大”“向上向善”等不同名目的歌咏比赛、摄影大赛,在这里开展得热火朝天。校党委宣传部部长桑华自豪地说:“石河子大学的文化活动、社科研究在天山南北发挥着高校传承文明、传承文化的作用。”

     

    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石河子是座英雄的城市,这所当年由军人规划建设的城市,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石河子大学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财富,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与引导。

     

        新生入校,首先要参观新疆军垦博物馆,感受城市创建的艰苦过程,然后再看石河子大学校史馆,认识这所诞生于马背、建设于戈壁的大学是如何走到今天的。形象生动的教育,让学生对学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与认识,从内心涌出对学校的热爱。

     

        校园里活跃着近300个各种各样的学生社团,其中的京剧社吸引了包括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学生在内的众多年轻人。桑华介绍,学校基本每个月都有文化艺术活动,学生在丰富自己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与认识中华文化的内涵。

     

    社科研究引领方向

     

        一组数据表明,石河子大学今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24项。立项数量和经费在新疆高校排名第1位。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获批12项,兵团社科基金项目获批23项,兵团软科学获批10项。同时还获批文化部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1项,成为新疆唯一获此项目的高校。

     

        石河子大学科技处常务副处长李豫新介绍,石河子先后成立了兵团屯垦研究中心、绿洲社会经济与屯垦研究中心、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等研究基地,确定了以民族宗教历史民俗屯垦文化研究为内容、以多元民族宗教文化融合为研究重点和突破口的人文社科研究方向。“学校现有4个兵团和新疆研究基地、7个校级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多项研究成果为新疆和兵团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今年国务院刚刚公布的《兵团白皮书》,就是石河子大学承担的项目。”

     

    把高校文化辐射到天山南北

     

        2010年3月,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气象教研室主任塔依尔作为新疆第16批科技副县(市、区)长赴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合奇县挂职。挂职期间,他邀请专家为该县培养畜牧兽医专业大专学历人员88名,使县畜牧系统工作人员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比例达到70%以上;培训农牧民6000多人次;为阿合奇县争取各类项目20多项,资金总计4213.6万元。

     

        石河子大学还相继向兵团和塔城地区、尼勒克县、沙湾县等多地提供服务。在对口支援尼勒克县乌拉斯台乡巴彦郭勒村时,实现村集体收入5万元目标,并组织水利专家解决该村38户村民饮水问题。

     

        石河子大学党委书记何慧星表示,石河子大学就要发挥高校的优势,做新疆和兵团智库、思想高地。努力让石河子大学的教育教学更贴近现实需要,培养更多更好留得下、留得住的人才,为新疆和兵团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

     

        (本报记者 王瑟)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