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上午10时,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直播时,镜头中出现的一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的青铜雕塑,是由现任中国美术馆馆长的著名雕塑家吴为山创作的。正值首个国家公祭日,吴为山来到本报,向记者回忆了创作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大型组雕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用艺术重抚历史、对话亡魂
记者: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大型组雕是您2005年接受江苏省委、省政府之邀主持创作,您是如何构思创作这个组雕的?
吴为山:这个组雕以《家破人亡》《逃难》《冤魂呐喊》《胜利之墙》四组雕塑构成,形成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构思之初首先确定立场:站在人类的高度。曾有人向我建议,做成侵华日军拿着刺刀和钢枪肆无忌惮杀戮百姓的场景。但将杀戮直接呈现,固然视觉上有冲击,却缺乏含蓄性和深刻性。所以在重新设计中,我决定要表现历史,同时还要有反思和价值判断。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大门通向场馆之间,有一条几百米长的路。在这条路上,我做了一组《逃难者》雕塑,并将他们置于水中。做这一组“逃难”雕塑,就是想表达一种精神的逃难。当参观纪念馆的人们走过这段路,与这一组逃难者“会合”时,他们更像是在与遇难者的冤魂对话,听他们讲述、控诉和伸张正义。
从手无寸铁的平民的逃生,到被侮辱和杀戮之后的家破人亡,直至最后一位老僧手持蜡烛抚慰路上的冤魂带给人的反思……这片土地历经浩劫,终归于平静。四组雕塑形成波澜起伏的交响乐章。我要表达,这不是复仇,而是记住历史,熔铸历史,祈求和平。
融入厚重的民族情感中去
记者:您在创作组雕的过程中,如何作到融现实与艺术、雕塑与建筑于一体?
吴为山:所有高超的艺术始终要表现人性,这种表现不应当是表面的,而应是深刻的。在选择创作对象的时候,我采访了许多大屠杀的幸存者,聆听多位80多岁的幸存者用颤抖的声音诉说着曾经的苦难,同时我去各类资料馆查阅了大量的文献材料。我感到,创作者首先要站在国家和人民的立场,同时,要深入到史实的深处,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厚重的民族情感中去。在制作这组雕塑的那段时间,我全身心投入其中。记得2007年的重阳节那天,我发高烧。家人都劝我休息,但是当我走进工作室,面对那些进行中的作品,第一个感受是:那些灵魂尚未复活!于是我又开始重新制作,直到夜里两点多昏倒在工作台,多亏被人发现。
唤起更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记者:您本人如何看待国家公祭日的设立?
吴为山:能够以国家的名义设立这样一个日子,让中华儿女记住这段历史,我认为是非常有益的,也是我当年创作这组雕塑的初衷。这一组雕塑,在公祭日更受人关注,让人不忘国耻,凝聚中国力量,这是我感到最荣幸的地方。文学艺术工作者作为灵魂的工程师,应该创作更多有意义的作品,以灵魂唤醒灵魂,唤醒更多的人,唤起更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本报北京12月13日电 本报记者 刘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