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2月14日 星期日

    纪念,为了飞翔的白鸽

    作者:本报记者 郑晋鸣 《 光明日报 》( 2014年12月14日   03 版)
    12月13日,6名社会各界人士代表撞响“和平大钟”。 新华社记者 李涛摄

        2014年12月13日上午10时01分,警报声响彻古城南京,77年的伤痛和哀思一涌而来,触动每个人的心灵。

     

        街头,所有红灯亮起,行人低首停驻;路边,施工人员脱下安全帽;江面、陆地,所有轮船、汽车停驶鸣笛……

     

        紫金山含悲,秦淮河低回。77年前,这里发生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77年后的今天,人们在这里聚首,以国之名,祈愿和平。

     

    沉痛悼念,勿忘历史

     

        南京中山码头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遗址之一,当时1万多名避居国际安全区的中国难民,分三批被日军押解到这里,用机枪集体射杀,随后弃尸江中。

     

        早上8时,南京中山码头挤满了陆续前来凭吊遇难同胞的市民,他们表情凝重,身着素衣,胸前佩戴白花。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南京大屠杀中山码头遇难同胞纪念碑庄严肃穆。

     

        一位老人用轮椅推着中风的老伴深深三鞠躬,迟迟不愿起身。老人名叫苏洪才,今年65岁,他说:“通过国家公祭来告慰死者,不仅能反击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略史实的言行,而且可以警钟长鸣。”

     

        汉中门外遇难同胞纪念碑、太平门遇难同胞纪念碑、正觉寺遇难同胞纪念碑……13日,南京17处葬地举行悼念活动。从北京赶来的中国政法大学学生白一男说:“公祭深深触动了我,战争对人类造成的伤害根本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缅怀逝者,砥砺后人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在位于河海大学校园内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清凉山葬地,师生和市民齐声高唱国歌。

     

        在南京大学,学生自发折1000只千纸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师生则用200多支蜡烛围成“12·13”字样;南京邮电大学师生们通过举办与抗战有关的邮票展纪念历史。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王宗荣说:“国家公祭日是对下一代的教育,这比停留在书本上的历史教育更深刻、更真实。”

     

    警钟长鸣,珍爱和平

     

        当防空警报拉响的那一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孙宅巍眼眶湿润了。孙宅巍今年74岁,一直埋首于点数南京大屠杀中遇难同胞的人数。这一点数就点了31年。“人死就有尸体,有尸体就要掩埋,在处理和填埋尸体过程中涉及的人和物,就成了宝贵的研究资料,这都是证实30万遇难者的宝贵线索。”孙宅巍说。

     

        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经盛鸿就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慰安妇问题研究。经盛鸿说,南京大屠杀不仅是国家记忆,还应变成世界记忆。

     

        “时隔77年的今天,在首个国家公祭仪式上,我们可以无愧地告慰逝者。祖辈们的强国梦想,已经变得触手可及。”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说,“国家公祭对于凝聚民族力量,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以及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南京12月13日电 本报记者 郑晋鸣)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