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1月24日 星期一

    英雄赞歌

    ——看电视剧《铁血红安》

    王伟国 《 光明日报 》( 2014年11月24日   14 版)
    电视剧《铁血红安》剧照 CFP

        38集革命战争题材电视剧《铁血红安》是一部为共和国开国将军们,特别是从红安走出来的将军们树立丰碑的优秀电视剧。湖北省红安县被光荣地称为“共和国第一将军县”,这里是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著名的“黄麻起义”的策源地,也是鄂豫皖根据地的中心。据记载,当时红安县就有6万多人参加红军,其中后来成长为师、军级及以上高级将领的有233位。他们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党的领导下,经历了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洒热血、抛头颅,为中国人民壮丽而伟大的革命事业作出了无私的奉献。他们是共和国的英雄,而电视剧《铁血红安》就是一曲英雄的赞歌。

        电视剧《铁血红安》的创作成功是遵循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相结合的艺术规律的结果。主创既尊重历史,又敬畏历史,将艺术真实根植于丰厚的历史真实的土壤里,受到了历史真实营养的滋润。首先,这部电视剧展现了十分丰富的真实历史事件,营造了真实的历史氛围,如剧中的黄麻起义起义军攻打黄安城、成立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国民党军队对根据地的围剿,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武汉保卫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原突围揭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福建追击国民党军残部等等,这些所展现的或在背景中叙述的真实的、鲜活的历史事件营造了全剧真实的历史氛围。其次,艺术家们充分展开艺术想象和“有意味”的艺术虚构,从而构成了电视剧文本。“刘铜锣”虽然是艺术家想象出来的虚构人物,但绝对不是脱离历史和生活胡编乱造出来的,他是真实的,是红安县200多位将军的代表、缩影和典型。刘铜锣一生中一系列革命斗争事迹,有的是历史史实,进行了审美化处理,有的则是将可能会做的事进行艺术虚构,这些虚构的事件紧密地与历史生活相结合,是在当年红安的革命斗争历史上“可能发生的事”。所以,这样的艺术虚构是对历史氛围真实性的审美化的补充和丰富,从而使作品中的历史真实更加真实可信,也使作品的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达到完美统一。

        电视剧《铁血红安》比较成功地塑造了若干个鲜活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其中刘铜锣、李坪山和戴慧平三个人物更为突出。其中,刘铜锣满腹韬略、狡黠灵动。在战友心中,他是战无不胜的战神,在敌人眼中,他是克星。他心怀兄弟、胸怀家国,是一位爱国、爱党、爱军的战将,更是一个“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民族文化精神的实践者。知识分子出身的红军师长李坪山是鄂豫皖根据地红军独立师师长,是刘铜锣、方杠子、方蕾等人革命道路的领路人,又是他们人生成长路上的精神导师。创作者在对这一人物形象塑造时,成功地注入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基因,使其在日常生活中和战斗生活中不断地用优秀文化基因的思想教育干部和战士,从而体现了时代的精神。对于国民党军官戴慧平的形象,作品没有把他图解化、概念化,而是将其塑造成一个性格鲜明的圆型人物。他与刘铜锣、方杠子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异姓兄弟,他重兄弟情义,又是刘铜锣战场上的铁血对手。他与刘铜锣时而在战场上是对手,时而又联手抗日;时而兄弟阋墙,时而又貌合神离;他冷静沉着,精于分析,深藏若虚,是刘铜锣的劲敌,并与刘铜锣形成了鲜明的性格对比。

        电视剧《铁血红安》在电视剧本体论方面也有独到之处。其一,全剧比较真实地营造并再现了红安城的历史风貌,在电视剧中创造了比较真实的历史氛围。剧组在红安县专门搭建了供拍摄用的影视城,内设县衙、民居、商铺、作战指挥部等。这些场景尽可能去还原当年战争时期的风貌,这些空间造型重构了地域文化,对进一步刻画人物性格、再现革命战争时代历史精神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二,铜锣是剧中最为精彩的细节。编剧朱苏进在红安鄂豫皖烈士纪念馆里,见到一尊红军战士敲铜锣的雕像。在剧中,一首《红色兵谣》多次被军民传诵:“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可见,“铜锣”已成为红安人民精神的文化象征,而“铜锣”作为细节不仅刻画了刘铜锣惟妙惟肖的性格特征,也推动了戏剧冲突,达到审美化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刘铜锣出生的那天,不知从哪里滚来一面铜锣到刘父脚边,刘父就把儿子取名为铜锣。在战场上以敲响铜锣为号角,刘铜锣带领战士向敌发起冲锋,让敌人闻铜锣声丧胆。战士安娃子受到极“左”路线迫害后,不愿意浪迹天涯而回到部队,他表示与其窝窝囊囊活着,不如轰轰烈烈战死在战场上。刘铜锣亲自敲响了铜锣助威,安娃子举着大刀冲向敌人……这个铜锣的声音形象有对安娃子不怕死、忠于革命精神的赞美,也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悲愤。铜锣的声音形象既有写实性,又有写意性,构成了一种特有影像声画同步的叙事,构成整体艺术美的效果。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