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杭州11月8日电(记者严红枫、谢文)为期两天的2014生活与发展研讨会8日在杭州开幕。本届研讨会由浙江大学、光明日报社、杭州市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生活与发展研讨会”到今年已经是第十届,今年研讨的主题是“‘我们’与城市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200余位各界专家和代表围绕这一主题,就法治建设、生活方式与治理创新,中国传统治理资源与当代城市治理,城市重大公共问题的相关方参与协商,基层社会治理与城市参与性、包容性、融合性发展,城市治理主体与参与型复合型社会组织等10个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与会专家认为,基于杭州实践提出的“我们”,是一种在党的领导下的社会共治主体与平台,既包含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融合的价值构建,又促进了基于日常生活与情感交往的新型社群构建,还催生了有机、内生的产业生态。“我们”的构建,与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内在统一的,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让社会治理中的成功实践规范化、程序化和法治化,使社会既有序发展又充满创新活力。
与会专家认为,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要重视依法治理与以德治理的结合,德治与法治的融合,就是更注重“情理法”的结合。杭州“和事佬”“老娘舅”“律师进社区”“村规民约协定”等案例体现的“情理法”结合的社会治理经验,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一种很好的探索;与会专家认为,法治建设要突出党的领导下社会共治的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应该理顺服务型政府、创新型政府和法治型政府三者关系,法治型政府应建立在服务型政府和创新型政府的基础之上,是政府创新服务流程、机制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在法治建设过程中,要把政府创新和服务放到重要位置,始终保持政府创新活力,并及时将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创新成果制度化,保证创新的可持续。
专家们还围绕城市社会治理的主体架构、运行机制和价值引导载体创新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形成了有益的共识。
光明日报副总编辑沈卫星出席会议并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