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0月27日 星期一

    文论之苑

    “非虚构”之辨

    丁晓平 《 光明日报 》( 2014年10月27日   13 版)

        “非虚构文学”和“非虚构写作”这一概念是西方提出来的。在美国,它也只是从广义上说,一切以现实元素为背景的写作行为均可称之为“非虚构文学”(写作)。这种文学形式因其特殊的叙事特征被誉为新的文学可能性。“非虚构文学”这个“舶来品”,在中国目前还没有一个可以成为定义的概念。有人认为,“非虚构文学”(写作)与中国学界惯常认为的“纪实文学”有着类同属性,也有本质区别。主要在于,前者更强调支持作者以个人视角进行完全独立的写作行为,这一写作行为不应依附或服从于任何写作以外的因素。如果按照这种说法,中国“纪实文学”的创作在本质上是没有或失去独立性的,这种观点有失偏颇。

        有关“非虚构”的争论,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我认为,首先必须搞清“非虚构”到底是什么。

        从概念上来说,“非虚构文学”不是一种文学体裁,而是一种从作品题材、内容和创作技巧上来区分的文学形态,它既可以理解为文学的创作方法手段,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文学创作的类型或文学样式。

        从逻辑上来说,与“非虚构”相对应的只能是“虚构”,它们之间不会有第三者的关系。如果一定要把“非虚构文学”作为一种文学体裁,那么文学体裁只有两种,即“虚构文学”和“非虚构文学”。

        从现代汉语词性上来说,“虚构”既可以是一个名词,也可以是一个形容词,有时还可以作为动词。同样,“非虚构”既可以是形容词,也可以是名词或动词。如果把“非虚构”作为形容词的话,它就属于形容词附类的属性词(形容词的另一附类叫状态词),那么“非虚构”的“非”,可以进行两种解释:一是“异乎寻常的、特殊的”之意,二是“不”“不属于”之意。如果把“非虚构”作为名词的话,它就有点类似于“非金属”“非晶体”“非卖品”的意思。作为一个概念,“非虚构”中的“虚构”是形容词;但作为创作方法,“非虚构”中的“虚构”则是名词。同理,在“非虚构文学”和“非虚构写作”中的“非虚构”,作为一个概念,它就是形容词,是一个定语;而作为创作方法,它则是名词。由此可见,“非虚构文学”或者“非虚构写作”应该是一个名词,因为它说明的是文学写作的内容、题材或创作方式。而作为一种分类形式或方法,如果以“非虚构”来划分文学或写作类别的话,与“非虚构文学”和“非虚构写作”相对应的就只能是“虚构文学”和“虚构写作”了。

        在认知了“虚构”这个词语之后,还有必要再来分析一下“非虚构”中的“非”字。“非”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共有九种解释。而在“非虚构”一词中,它的合理解释应该是:“属于前缀,用在一些名词性成分的前面,表示不属于某种范围。”但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当“虚构”和“非”这两个词语结合在一起时,就可以提出如下问题:“非虚构文学”和“非虚构写作”中有没有“虚构”?“非虚构”就等于“真实”吗?

        显然,就像文学写作从来就没有绝对真实一样,“非虚构文学”和“非虚构写作”从来就离不开“虚构”。也就是说,“非虚构”绝对不等于“真实”。“非虚构文学”和“非虚构写作”中的“非”在“虚构”的面前,它的含义暧昧又含糊不确定,它的态度“骑墙”且模棱两可,完全没有“不”的完全否定的意义,而处于否定与不否定之间,似是而非。比如:理性、非理性、不理性,可以从这三个词汇中看到虚构、非虚构、不虚构的价值取向。因此,所谓的“非虚构文学”和“非虚构写作”,其实是一种微观写作,是个性化甚至个人化的写作,即某些评论家强调的“独立性”。

        “非虚构文学”和“非虚构写作”,作为一种写作形式或者模式是可以存在的,它对鼓励作家打破文学创作理论、体裁、题材、创作方法和技巧的限制,创造性地完成作品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从文学体裁上来说,“非虚构文学”不是一种文学体裁,只是一种创作形态、类型;从文学创作方法上来讲,恰如“最高的技巧是无技巧”所形容的那样,无技巧不是没有技巧,而是打破传统陈规,吸收一切文学技巧,并灵活地为我所用,“非虚构写作”正是这样的一种写作模式,它吸收和借鉴任何文学体裁的方法和技巧,达到作家所需要的一种自由的、独立性的表达。

        (作者单位:解放军出版社)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