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0月18日 星期六

    党报典型报道的可贵探索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王君超 《 光明日报 》( 2014年10月18日   12 版)

        对于新闻传播学子来说,唐湘岳的作品是一次生动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对我来说,作为曾经的主流媒体记者和现在的媒体研究者,他的作品则是难得的研究案例——我读出了一个记者如何扎根基层,心系人民;如何坚持真理,维护真实性。

        一是自下而上,而非自上而下。唐湘岳的典型报道都来自基层,他是第一个挖掘者,然后为媒体同行所关注,被宣传主管部门所重视,客观上取得了“首因效应”。

        二是运用了连续报道、媒体联动等手段,增强了传播效果。唐湘岳的典型报道往往是好戏连台、高潮迭起。它们是记者对新闻事件的深度挖掘,进一步把新闻价值做大。他还善于与其他媒体“新闻联动”,增强传播效果。光明日报舍得拿出版面,让主流舆论充分发酵,为他提供新闻资源的支撑。

        三是借鉴了报道文学与“新新闻主义”的文学手法,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唐湘岳的许多典型报道在结构上借鉴了报告文学的写法以及美国新闻学上的“新新闻主义”写法,大量运用场景、情节白描、对话、直接引语,有效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和传播效果。

        四是实事求是,拒绝拔高。唐湘岳在多篇典型报道中,质疑采访对象的种种“传说”与光辉形象,自己不惜翻山越岭去现场核对事实、比对信源,“拼命采访”,维护了报道的真实性,也使得典型人物更加可信、可亲、可学。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