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0月18日 星期六

    日前,人社部联合多部委下发政令,提出降低艰苦边远地区公务员考试门槛,试点从优秀工人、农民中考录乡镇公务员——

    基层选才要有基层标准

    本报记者 罗旭 《 光明日报 》( 2014年10月18日   11 版)
    远离市区的广西北海市涠洲岛2014年一个公务员都没有招到。CFP
    吴 江

        阅读提示

     

        近日,中组部、人社部和国家公务员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降低了艰苦边远地区公务员考试门槛,从学历、专业、年龄、资历、开考比例、分数线六方面放宽了条件,提出工人、农民也将与高校毕业生一样,拥有进入公务员队伍的资格。

     

        《意见》的出台,有哪些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局部降低考录门槛,是否会影响公务员队伍招考的整体公平性?如果被滥用,会不会出现更为严重的“萝卜招聘”?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研究员吴江。

     

    学历不应成为单一门槛

     

        10月15日,2015年国考报名首日人数同比增加近五成,成为热点新闻。在“公考热”持续升温的今天,为何要降低公考门槛?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只出现在经济发达地区的热门岗位,艰苦边远地区公务员岗位招人难一直是个现实课题。”吴江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完善基层公务员录用制度,在艰苦边远地区适当降低进入门槛”,《意见》出台正是在把三中全会精神落到实处。

     

        据了解,现行公务员考录一般实行省市县乡“四级联考”,由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统一编制录用计划、划定笔试合格分数线。但因为条件艰苦且待遇较低,艰苦边远地区本来报考的人就少,一旦省里把分数线划高了,基层很可能就招不到人。2012年全国21个省区市“四级联考”中,乡镇职位的空缺率就达到26.33%。

     

        “降低考试门槛,意味扩大了基层公务员的来源范围。”吴江强调。按现行规定,公务员招考都要求有大专以上学历,没上过大学的人,在实践中表现得再出色,也没资格考公务员。“实现中国梦需要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人才,中央明确提出要广纳天下英才,高等教育不应是政府选用人才的唯一标准。”他说,“工人、农民中的优秀分子也是难得的人才,广纳天下英才理应把他们纳入选拔视野。”

     

    基层公考亟须接地气

     

        “打破学历、年龄、身份界限考察人才,最大意义在于不拘一格。”吴江认为,此次有选择地降低考试门槛,不等于降低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而是要让招来的人才更符合实际工作需要,“这也正是广纳天下英才的要义所在”。

     

        吴江指出,现行公务员考录在学历、专业、年龄等方面的最低门槛是全国统一的,适用于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公务员岗位。但对乡镇一级政府、特别是艰苦边远地区的乡镇政府来说,大学生并不一定能适应当地公务员岗位要求。比如,乡镇政法干部岗位,明明本地复转军人对此岗位更能得心应手,却总因学历门槛而舍近求远。再比如很多基层岗位需要能摸爬滚打做群众工作,明明优秀村干部正是这样的人,但按现行条件他们却连考试资格都没有。还有很多招考来的大学生虽然非常优秀,但不懂当地方言,跟老百姓都对不上话又如何能做好群众工作呢?

     

        据人社部公开的数据显示,2014年广西计划招考公务员9200多名,有776个职位因为无人报考、资格不够等原因未能开考,而这776个职位绝大部分都在艰苦边远地区的基层县乡。其中,北海市涠洲岛招考6人,因为离市区很远,一个人都没招到。

     

        “基层招干部,要有基层标准,能够在部委工作的人不一定能干好县乡工作。”吴江认为,这次调整下来,基层公务员考录更趋向于以实际能力为标准,干什么考什么,需要什么招什么。“在坚持凡进必考的原则下,让考录门槛更加科学,更适应基层公务员队伍的现实需要,这是对基层公务员考录工作的新探索,是《意见》出台的最大现实意义所在。”

     

    破解人才留不住难题

     

        也许有人会问,《意见》在局部地区全面降低了公务员招录的硬性门槛,会不会影响公务员队伍招考的整体公平性?对此,吴江表示:“表面上看起来高低不一的门槛,恰恰是为了适应不同地区高低不一的实际条件,体现了起点公平。”

     

        他介绍,除了招人难,人才留不住也是艰苦边远地区公务员队伍长期面临的现实挑战。2014年,广西某县公安局招了11人,截至目前就已有7人离职。在贵州务川县大坪镇,3年总共招到9人,却又因为条件艰苦、不适应环境等原因,陆续有人调走或辞职,目前只剩下3人在岗。

     

        人才的流失不仅是对投入招考的财政资源的严重浪费,也是当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现实阻碍。为了稳定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队伍,《意见》中特别提出,允许各地根据工作实际和队伍建设需要,拿出一定数量的职位面向本市、县户籍或在本市、县长期生活工作的人员招考。

     

        “这样的规定,主要是考虑到适应性的问题。”吴江认为,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人来说,如果户籍不在这里、没在这里生活过,单凭一腔热血就考来了,往往会发现自己什么都不适应,语言不通、生活不习惯、所学专业用不上,待不住是难免的。艰苦边远地区适当招收本地人入职是一个现实选择,那些在当地成长的人才,无疑更能适应工作环境、体察服务对象诉求,开展起工作来也必然更能抓到实处。

     

        在基层法制并不健全的现实情况下,公考的部分“低门槛”如果被滥用,会不会出现更为严重的“萝卜招聘”?吴江介绍,对于这些担忧,《意见》已从制度安排上加以预防:艰苦边远地区的界定和职位资格条件的设置要从严把握,并要坚持考录程序全程公开透明;新录用的乡镇公务员在乡镇机关最低服务年限为5年,在此期间不得转任交流到上级机关。“当然在实践中必须要在监督上狠下功夫,通过透明公开严格的程序,让这项制度调整的初衷得以兑现,使广纳天下英才的理念在基层得到生动、切实贯彻。”他说。(本报记者 罗旭)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