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是一个让人感受责任与担当的职业。我对手中笔的分量最早的认知,来自于“下盘石”。
故事,还要从2011年夏天说起。
那时我大学毕业刚满一年,对农村、对陕北的印象完全来自影视作品和书籍。拿到中央新闻单位编辑记者延安行通知时,心里有些打怵,我的领导说:“你一直也没离开过北京,去锻炼下也好。”
在延长县张家滩镇下盘石村的第一天晚上,我和丹羽与李志梅阿姨聊这聊那,动身回住处时已是晚上11点。出巷口不久,丹羽发现身后有人远远跟着。
在城市里走夜路,被人跟着是很吓人的事。
我们很快到了住处,大娘还在屋里等着。大叔不久就进屋了,他说:“我怕你们找不见回家的路。看黎硕带着,想你们谈工作,就没叫你们。”大叔的语气平平淡淡,我和丹羽对视了一下,既感动又愧疚。
在记者团的一再要求下,我们在村里多住了一天。那天安排了镇里的采访,晚上到家已是五六点钟,一进屋我们就发现茶几上放了满满一碗山核桃,大叔已经剥好,都是白色的仁。
离开住了三晚的小院,我一直握着我家大娘的手,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却哽咽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大娘一遍一遍地重复着:“么事儿(没事),很快就回来了,现在交通方便,很快就回来了。”车子开动的那一刻,我还是看见大娘用手背擦了下眼睛。
在报社组织的延安行记者座谈会上,我讲述了自己如何被大叔“跟踪”,还有那碗谁也不许碰的山核桃……没想到,发言文章《喊着“下盘石”,我们哭了》登上了2011年9月6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
未来的日子里,还有无数故事等待我去探索解读,这既是一种付出,也是一种回馈,更是一种责任。而这一切的起点,便叫作“下盘石”。
点评人:光明网总经理杨谷 三年前,张璋是光明网的一个普通编辑,因为参加了编辑记者延安行活动,结识了老区朴实的村民。她是年轻新闻工作者的缩影,通过“走基层”这个桥梁纽带的作用,延安精神的火种传承到了年轻人身上,让他们成长起来,接过前辈的重担,承担起重要的网络宣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