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8月11日 星期一

    洛林·马泽尔大师印象

    刘军 《 光明日报 》( 2014年08月11日   12 版)
    洛林·马泽尔为光明日报赠言。刘军摄

        7月13日,他谢幕了,永远地离开了他的舞台,永远地和热爱他的观众告别了。从此,世界音乐舞台上少了一个“富于表情的背影”。

        他不需要任何形容词来修饰,他是指挥家,指挥150多个交响乐团演奏了5000多场歌剧和音乐会;他是小提琴家,8岁就登台表演,悠扬的琴声陪伴了他一生;他是作曲家,他创作的音乐作品风靡全球;他是艺术家,拥有美国、德国、法国、奥地利等国著名乐团艺术总监和首席指挥的头衔。他就是洛林·马泽尔。这样不可多得的音乐家逝世,不能不说是世界音乐史上的一大憾事。

        知道洛林·马泽尔的名字是多年前看电视转播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尤其是1996年那场新年音乐会,大师用几十种语言祝贺新年,首次加入了中文。一句“新年好”深深地感动了中国观众,也赢得了中国人的尊重和爱戴。见到马泽尔大师是2011年11月,当时,大师来华和国家大剧院联袂排练《塞维利亚理发师》,大剧院为我安排了一次专访。坦率地讲,我采访过许多高官、名流,但即将面对世界级的音乐大师马泽尔,还是感到有些惶恐,主要是大师给外界的以严肃到近似冷酷形象,担心自己贫乏的音乐知识在大师面前出乖露丑,让大师不胜其烦。

        下午2点,我按照约定时间来到国家大剧院排练厅旁边的一间休息室。敲门进入,只见在不大的休息室内,马泽尔大师和助手分别坐在沙发上休息。见我进来,大师欠欠身表示欢迎。在助手为我们准备咖啡的当口儿,我仔细观察对面的大师:经过一上午排练尚未完全从小寐中醒来的大师看上去有些疲倦,面部棱角分明愈发显得严厉,已经谢顶的前额分外饱满,疲惫但睿智的目光似乎能穿透人的身体,白色衬衫的领子从蓝色便西服上翻出来,倒是很有些上世纪70年代的范儿。

        我从资料中得知大师小时候在巴黎生活,法国是他的“祖国”,七八岁才随父母去美国。大师说话语速比较慢,但思路敏捷,表达清晰。他谈到了与中国的情缘,谈到了对朗朗的提携和对中国年轻人音乐素质培养的看法,还谈到了正在和即将与中国在音乐领域的合作。

        我问大师,指挥家、作曲家和小提琴家三个称谓他最喜欢哪个,他一言以蔽之:我是音乐家。他告诉我,16岁时在美国匹兹堡大学攻读语言学、数学和哲学,但音乐是他的生命,他从未放弃对音乐的追求。在大学期间,就经常举行小提琴独奏和弦乐四重奏音乐会。1952年,他获得赴意大利留学的机会,在罗马、威尼斯、米兰等地专攻巴洛克音乐,同时开始了指挥生涯。

        时年81岁的马泽尔大师告诉记者,不论是在舞台上演奏小提琴,持棒指挥,还是创作音乐作品,他都感到“自由自在”,这是作为音乐家的基础。他还幽默地说,现在年纪大了,指挥比演奏多,演奏水平有所下降,现在只能以业余小提琴家的身份,在家里为孩子和朋友们演奏小提琴。

        谈到中国年轻的音乐家,自然要提到朗朗。大师自豪地说,他发现并提携了当年年仅16岁的朗朗。2002年9月,大师接手纽约爱乐乐团后的第一周音乐会,力荐朗朗为钢琴独奏,并随乐团全球巡演,为朗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多次访华的马泽尔大师对一些中国家长不遗余力地培养“音乐神童”颇有微词。他说,应该让中国的家长们知道,朗朗是个特例,而不是效仿的榜样。成为音乐家要有一定天赋,音乐神童不是培养出来的,音乐素质的培养应该是顺其自然,让他们有自由发挥和创作的空间。

        我在采访过程中最大的感受是,尽管马泽尔是蜚声世界的音乐大师,他却非常幽默、坦诚、谦逊。他坦率地告诉我,尽管多次来中国,还曾演奏过中国的民族音乐片段,但包括他本人在内的西方社会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仍很少,对中国民族音乐的认识也非常有限。他可以指挥西方歌剧乐队,但不能指挥中国京剧乐队。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需要时间和更多的接触。他说,《塞维利亚理发师》由中外艺术家联袂表演,这就是一次中外文化碰撞和交融的好机会。

        原定半个小时的采访已超时,为了保证大师下午的排练,采访只能结束。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纸和笔,请大师为本报读者留言。大师欣然写下赠言:

        致光明日报读者:我非常荣幸能够与中国同事再次合作演出。此次,我们将联袂创作罗西尼的作品《塞维利亚理发师》。向你们致以良好的祝愿。洛林·马泽尔。2011年11月6日。

        大师走了,但他那“富于表情的背影”将永远留在无数音乐爱好者的心里。

        (本报记者 刘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