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随着夏季的到来,什么时候度假,到什么地方度假成为人们热衷谈及的话题。如果假期过了,谁的皮肤没有晒成古铜色,不仅自己脸上无光,而且还可能得到朋友、同事的唏嘘同情,因为欧洲人信奉“度假神圣不可侵犯”。
欧洲的夏季假期大致从每年的7月开始延续到9月初,而冬季假期从12月圣诞节前持续到来年的1月。人们安排外出度假一般在这两个时段,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要就着孩子的寒暑假休假。欧洲人休假的方式很多,有的身背行囊到山区徒步旅行,领略天高皇帝远的自由;有的到海边享受晒日光浴和阳光海浪的爱抚;有的驾船出海,到深海去猎鲨鱼;还有的到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去领略异国风情,探寻人类文明的奥秘。冬季,欧洲人喜欢外出滑雪或到南半球反季节的国家旅行,比方说到南半球过圣诞节。受经济危机的影响,近年来,价格低廉,经济实惠的短期农场游和郊区游呈上升趋势,城市人到农场或郊外的农庄住上一两周,体验乡村生活。
欧洲国家对休假的认识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将身心放松称为“一切事物环绕的中心,是科学和哲学诞生之基本条件之一”,该理论深入人心,成为欧洲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真正意义上的欧洲休闲学诞生尚不过百年。休闲学是以休闲行为、休闲方式、休闲需求、休闲心理和休闲动机等为研究对象,探讨休闲与健康和生命的意义,以及与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的关系,其核心认为,休闲是生命的一种状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过程。休闲不仅是寻找快乐,也在寻找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欧洲国家的休闲产业应运而生,服务设施逐渐齐全,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100多年前,在最早实现工业革命的英国,一些富裕阶层人士在满足了物质生活的基础上,开始追求冒险和刺激,在阿尔卑斯山区的瑞士发现了登山和滑雪的乐趣,可以说,是英国人促进了瑞士旅游业的发展。如今,不仅在传统的旅游大国,如法国、西班牙、希腊、意大利、奥地利、葡萄牙、瑞士、荷兰和比利时等国,服务和旅游业已成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在一些东欧国家,旅游设施也逐渐完善。有位瑞士朋友告诉记者,他曾到罗马尼亚偏远的乡村旅行,住在农户家里,不仅吃到当地传统的特色美食,欣赏到原汁原味的东欧乡村风情,而且近距离感受到东欧人的风俗民情,旅游收入也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来源。
欧洲朋友告诉记者,他们签署工作合同时,要明确假期和付薪假期的天数。当然,在联合国、欧盟和各国的重要政府机构,凡遇到特殊重大事件,人们遵循的是“工作第一”的原则,但被迫取消休假的人可以得到相应天数的休假补偿。比方说,今年暑假期间发生了不少突发事件:俄乌危机、造成许多欧洲人死难的马航和阿尔及利亚航空公司飞机失事、欧盟各机构换届、美欧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协定谈判、巴以冲突等,一些欧盟组织的官员不得不推迟休假或中途返回布鲁塞尔,待工作结束后再继续休假。联合国新闻司的一位高级官员也曾告诉我,因为突发事件,他曾多次不得不要求下属改变既定的休假时间,但这是国际组织职员“必须付出的代价”。
欧洲学校的假期比较多,时间也比较长,除寒暑假和公共假期外,还有一些宗教假期,瑞士每年还有为期一周的冬季滑雪假。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对外关系部主任安娜·朗迪耶女士告诉记者,假期是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打工挣钱的好机会。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大学生一般是参加大公司、企业或国家发展项目,到发展中国家生活和工作一段时间,也有的休学一年周游世界,在国外边打工边挣旅费,在社会实践中增长知识,积累人生经验;对那些靠自己的收入完成大学学业的学生来讲,他们一般选择从事一些有偿工作,比如到餐馆打工或担任私人教师,不仅能减轻家庭负担,而且还能培养社会责任感,为将来走上社会奠定基础。安娜年轻时就曾到非洲的埃塞俄比亚,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增加了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外来文化的宽容,对后来在大学从事对外合作工作非常有益。
在欧洲国家,中小学生假期的家庭作业非常少,“作业”一般就是让学生就假期做的事撰写一两篇“专题”报告,假期主要以娱乐身心为主。今年暑假,记者想为来布鲁塞尔读高中的女儿报个法语提高班,但布鲁塞尔所有的中小学校除了各类文体活动班以外,没有文化课类的班。记者找了几所语言学校后得知,语言补习班也主要是为外国学生报考比利时大学而设立,而且此类补习工作大多推荐给暑假打工的在校大学生。
每逢寒暑假,比利时的中小学生一般和父母外出旅行、参加夏令营或网球、羽毛球、游泳等各种运动班,而且此类班人满为患,需要提前预订。沃吕维区体育运动中心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运动中心假期的利用者以学生为主,不以赚钱为目的,因此收费比较便宜。比如4次网球课(每次3小时),收费80欧元,10次的游泳卡为21欧元,是一般家庭都可以承受得起的。每天一大早,运动中心就已经聚集了数百人等着参加各种活动,从四五岁的儿童到十五六岁的中学生都有,不了解情况的人可能以为这是某学校在开运动会呢。
记者认识的一对比利时姐妹这样安排她们的假期:上初三的姐姐作为家庭交换生到英国游学一个月,回国后上一至两期网球班;上初一的妹妹先随父母到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旅行三周,回到比利时后上一至两期游泳课。女儿的一位同学因为母亲要照顾年迈多病的爷爷奶奶,不能出国旅行,全家人就利用天气好的机会,到百公里之外的海边做“一日游”,在沙滩上野餐,游游泳,晒晒日光浴,其乐融融。总之,欧洲人认为,假期就是假期,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
实际上,一些城市也在想尽办法满足人们的假期需求。记者近日在居所附近的公园看到街区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正在参与“绿色阅读”活动,就是在暑假将图书馆“搬到”公园绿地,免费让人们在大自然中“绿色阅读”。布鲁塞尔一年一度的“绿色阅读”活动今年已经连续搞了14年,全市18个街区的图书馆在34个公园参加。“绿色阅读”给人们尤其是假期的青少年提供了在大自然中阅读的机会,也为假期增加了情趣。在国际城市日内瓦,“湖畔电影”是人们休闲纳凉的好去处。每当夜幕降临,日内瓦湖畔便竖立起高大的电影屏幕,人们可以在湖风的吹拂下欣赏各国的影片,惬意非凡。此外,许多欧洲城市都利用假期组织狂欢节、戏剧节、音乐节、青年节、各类展览和群众性体育比赛等。
毋庸置疑,休闲和度假已成为现代社会的时代特征,并构成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活力,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拥有在国内外度假的经济实力。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改变传统的漠视休闲的观念,那种将应有的休闲时间用来工作的做法固然可敬,但从人的身心健康和保持社会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并不可取。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报告,精神创伤每年在全球造成500万人死亡,精神创伤严重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精神健康与社会发展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大、失业率增加、战争与冲突增加有直接关系。因此,休假绝不是可有可无,而应是人类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报驻布鲁塞尔记者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