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3日16点30分,云南鲁甸的大地剧烈摇晃!地震的消息又一次撕开了全国人民心中结痂的伤口。中央主要媒体的新闻工作者们在第一时间赶到灾区,准确地向全国和世界人民报道灾区的真实情况,引导抗震救灾的舆论主流。
时间!新闻的生命更是群众的生命
地震后1分钟,中央电视台云南站站长孙振涛就启动记者站应急突发报道一级响应,全站20余名同事兵分两路,一路随省长专机飞往昭通然后直扑震中,一路跟随孙振涛携带设备赶往灾区。3日晚,28岁的新华社云南分社记者李萌与人民日报云南分社记者杨文明成为最早一批进入鲁甸地震灾区的记者。在不断的余震和滑坡当中,李萌和救援队一起徒步近十公里,进入龙头山震中。在土石纷飞的余震里,杨文明通过电话向后方口述稿件,人民微博、人民网得以第一时间发出灾区信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云南记者站站长王茂盛年逾五旬,身患痛风、高血压、神经性耳鸣等多种疾病,仍然在8月4日凌晨赶到震中。光明日报记者吕慎,正在进行全国书博会的报道,接到任务,他放下手中的工作,星夜兼程,忍着饥饿与劳累,在暴雨和余震中到达震中,随即写出了通讯《龙头山,挺立在灾难中!》。
地震发生后,中央主要媒体的新闻工作者们发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难和连续作战精神,在短短24小时内足迹就遍布地震灾区各个救援点、医疗点、安置点和排险点,将灾区的真实情况传递给全国人民,将党和国家的关怀传递给灾区群众。
坚守!记者的理想更是对人民的情怀
人民日报云南分社采编主任徐元锋不畏艰险,和人民网记者李平、王军、王洪江一起手脚并用徒步进入被外界称为“孤岛”的红石岩村,写出了感人至深的“记者手记”《红石岩村并非“孤岛”》。中央电视台云南站站长孙振涛带领记者站全体同志挺进龙头山镇,全套电视直播设备重达几百公斤,大家肩扛手抬,克服路况极差、体力透支等困难,徒步数公里,将直播设备架到震中。新华社总社派出的邱俊松等5名记者,他们平均年龄28岁,采访途中遭遇山体滑坡,与死神擦肩而过,但依然坚持在采访一线。光明日报摄影记者赵洪波足迹踏遍几乎所有受灾严重的自然村,早晨6点起床,深夜才能回到驻地,连续5天,天天如此。
灾区的新闻工作者中还有一个群体,就是女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刘茜、陈晨,为了报道灾区第一手的新闻,她们在烈日骄阳下徒步6个多小时,由于低血糖等原因晕倒在路边,被解放军发现,将她们扶上军车,两人吃下一个苹果便又奔赴灾民安置点。中国新闻社记者和晓莹正准备举行婚礼,地震发生后,她没有片刻迟疑,立即准备好行囊主动请缨赴震区采访。在现场,她不畏惧危险,冒着暴雨与落石,深入堰塞湖现场采访险情,写出了一批让人动容的稿件。
奉献!职业的操守更是群众的期待
新华社摄影记者王申在徒步进入红石岩村时不小心摔伤,但他继续前行。晚上,与士兵挤在帐篷中。从手机微信群中,他看见一则25名武警官兵运送堰塞湖爆破炸药被困的消息后,他用树枝做拐杖,一路打听一路走,用眼睛和相机证实了被困官兵顺利脱险。经济日报乔申颖、张忱和赵晶三名记者从驻地部队借到两个帐篷,在余震中度过了灾区第一个夜晚。灾区昼夜温差大,白天日头毒,晚上气温只有十几摄氏度且常伴暴雨,因为物资紧张又不愿给部队添麻烦,他们就穿上所有的衣服睡在冷硬的水泥地上。光明日报记者尚文超负责军事报道,熟悉部队情况,采访之余她与战士们一起搬物资、备战饭。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前方报道组出发前就确立了一条原则:我们是来报道抗震救灾的,不能给灾区添麻烦。报道组一直通过自给的方式提供保障,没有占用救灾物资。在重灾区光明村采访时,报道组得知一些婴儿没有奶粉吃,大家就将身上的钱都拿出来,从鲁甸县城的超市购买了一批婴儿奶粉和牛奶,驱车几个小时专程送到光明村。报道组还用自己的车辆,运送生病的孩子到临时医疗点看病。
(本报鲁甸8月9日电 本报赴云南鲁甸地震灾区报道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