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7月29日 星期二

    直面“涠洲岛打砸事件”

    作者:刘昆 张林涛 《光明日报》( 2014年07月29日 05版)
    涠洲岛岛民正搬运水泥。李俊摄
    武警官兵在广西崇左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给城区清理垃圾和淤泥。CFP

        7月24日上午,记者登上台风“威马逊”袭击后的广西涠洲岛采访时看到,在北海市委、市政府和涠洲岛旅游区管理委员会的组织和领导下,岛民或清扫通往自家的村道,或在地里拣收香蕉,各项灾后重建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可就在26日,这里却发生了“打砸事件”。一些岛民冲进涠洲岛管委会办公室,打砸、抢夺办公物品,焚烧档案资料。

     

        事件背后有何隐情?又给人们带来怎样的启示?

     

    一纸“禁令”引起风波

     

        走在涠洲岛的公路上,记者目力所及,几乎都是倒伏的香蕉林、亟待修缮的断壁残垣。据了解,台风共造成岛上1.6万人受灾,8500多间房屋受损或倒塌。

     

        对岛民们来说,购买建筑材料重建家园,无疑是最要紧的事。然而,涠洲岛旅游区管委会发布的一则《公告》,让岛民很“窝火”。

     

        这份《公告》称,鉴于简易建材达不到抗台风的质量要求,严禁用简易建材进行因台风受损的临时建筑物的修复,需要由涠洲岛旅游区管理委员会对涠洲岛旅游区沿海滩涂、林地、道路两侧商铺进行统一规划后,再进行申请修复建设工作,未经批准进行原址修复的,将进行拆除。

     

        灾情当前,救灾紧急。然而,通告规定的申请手续十分复杂,要走完8项烦琐的申报程序,短时间内几乎没有可能,这意味着,受灾群众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重建房屋。

     

        由于台风后海上运力有限,上岛的建筑材料也不多。记者搭乘来此的一艘货船,分上下两层,上层全部是饮用水、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物资,下层才是红砖、木材等建筑物资。“物资很多,建筑材料可能晚上才能卸载。”一位工人说。

     

        建筑物资的捉襟见肘、萧条残破的灾后情状,连同26日凌晨的降雨,让岛民内心的不满情绪爆发出来。26日上午10时许,一些岛民聚集管委会办公楼反映诉求,对灾后重建、建材上岛等问题提出意见。个别人员行为过激,出现打砸办公设施、干扰办公秩序、焚烧档案资料、抢夺办公物品的现象。随后,这部分人又前往涠洲岛旅游发展公司、国家火山地质公园博物馆、西角客运码头,继续宣泄诉求,并伴有打砸行为。

     

    打砸事件是“因为救灾不力”吗?

     

        事后有媒体报道称:岛民围攻管委会,是“因为救灾不力”。

     

        实际上,灾情发生后,在北海市委、市政府的组织协调下,灾后重建工作一直在进行中。

     

        19日上午,台风刚过,管委会立即组织干部进村入户了解灾情,核实损失情况,并订购了9万块瓦片,200吨水泥,2500包石灰,协调船只运送上岛。

     

        20日上午,涠洲岛灾后恢复水电工作全面开展;20日下午,全岛道路基本恢复通行;20日晚上,陆续实现部分深井通电抽水;至26日,除滴水村因水压不足暂时不能供水外,其他地方都实现了供水。

     

        此间,北海供电局紧急派出5批100多名抢修人员,安排7批抢修物资和发电机支援涠洲岛抢修复电工作。26日,岛上4条主干线路全面恢复供电。

     

        21日至今,各公益组织共给岛民发放1540包大米,1540瓶食用油,3500件大瓶纯净水,420件温暖包,180件家庭包,夏天衣服250件,蚊帐、毛巾被各50件,帐篷40顶。

     

        27日上午,又一批195.5吨水泥运抵涠洲岛。当日晚,滴水村、军嫂街等地通电。与此同时,北海市下拨救灾资金124万元,用于购买建筑、生活物资。

     

        28日上午,记者联系北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谢向阳时,他正在岛上走访群众。他告诉记者,北海市委市政府对“打砸事件”高度重视,要求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全力推进灾后重建工作。他也坦言,台风过后的重灾区,更加需要“正能量”。

     

        “上岛就是涠洲人”,只要是上了岛的人,都自觉成为灾后重建的一员。在岛上游玩的“小丑鱼潜水”公司员工,看到快船运来了救灾物资,主动帮忙,把物资扛上了小岛;岛外的医生带着仪器设备上岛,给受灾群众量血压、开药方,奔忙不停;岛上派出所的干警,在台风过后马上帮村民抢通道路。令人欣慰的是,这样的“正能量”,越来越多地在岛上聚集。

     

    救灾应急与长远规划如何双赢

     

        一边是正在倾力打造“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的涠洲岛管委会欲借灾后重建的机会,让涠洲岛的规划建设上层次,塑造旅游新形象。一边是受灾群众亟待灾后重建。在大灾过后的特殊节点上,这样一种不对称的诉求,直接引发了这场风波。“禁令”的立与废,引发人们思考:一个地区该如何处理长远规划与救灾应急的关系?

     

        “‘禁令’的发布,并不是偶然的。”管委会副主任岑博雄告诉记者,自从涠洲岛被确定为国际旅游岛进行开发后,各色渔家乐、农家乐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岛内岛外人员在岛上抢建房屋开客栈,“违章建筑”长期泛滥。

     

        鉴于此,在开发涠洲岛的过程中,管委会就加强了对违章建筑的清理,这使得管委会与部分岛民一开始就存在着相互对立的情绪。岛上一位客栈老板就说,在一些岛民的心里,管委会有点儿像“入侵者”。

     

        岑博雄说,鉴于岛上私搭乱建情况较多,所以他们也想借灾后重建的机会对其进行统一规划。于是,大灾之后,立即有了这样一纸“禁令”的发布。

     

        有分析人士认为,作为旅游区,统一规划管理也确有必要,维护旅游形象本无可厚非,但面对41年一遇的超强台风造成的损害,“禁令”附带的烦琐手续事实上阻碍了部分群众自救和灾后重建,结果适得其反:把群众惹“急”了。

     

        “政府应当努力在处理违章建筑与保护岛民利益上找到平衡点,让政令既符合长远规划,又兼顾岛民急迫的利益诉求。”广西社科联副主席阳国亮教授认为,只要政府能多从群众的利益出发,着眼于群众的实际困难,考虑周全而不顾此失彼,对一个地区来说,长远规划和救灾应急完全是可以实现双赢的。

     

        “这次事件其实是所谓‘大利益’与‘小利益’博弈的结果,一个地方的开发,必须建立良好的利益分享机制,让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并受益。”有专家撰文指出,政府应积极探索扶持成立社会组织,促进涠洲岛的各行业实现自我管理,对岛上规划要公示并征求汲取岛民意见,让岛民把涠洲岛真正当成自己的家园来建设。

     

        (本报南宁7月28日电 本报记者 刘昆 本报通讯员 张林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