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LAMOST(郭守敬望远镜),应该采访王绶琯院士和苏定强院士,是他们前瞻性地提出开展大规模光谱巡天的科学思想,创新性地提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星仪式主动反射施密特望远镜光学系统’方案;还有我们团队的老中青科研人员,正是他们的坚持和努力,让LAMOST最终成功。”干练的短发、素净的脸庞、得体的套装,快人快语的讲话风格——6月11日,在京参加2014年两院院士大会的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崔向群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大概是我比较‘一根筋’,认准一条路就努力走下去,不太会想其他事情吧。”回顾学术之路,崔向群这样谈及自己成功的要诀。
和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的科学家的经历类似,崔向群下过乡,后被推荐上大学,又读了研究生,因为成绩优异被公派到国外留学。1993年,在欧洲南方天文台站稳脚跟的崔向群,听到了“中国要建自己的大视场光谱巡天望远镜”的呼唤,没有丝毫犹豫,回到了中科院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那一年,她42岁。
“这是一个从未有人尝试过的思路,更何况我们的经费少、时间紧。”崔向群介绍,LAMOST当时是我国投入较多的大科学工程之一,但“这些钱在国外只够买光学望远镜需要的两块大镜子”,而且这样的工程在国外至少要十几年才能完成,“给我们的时间只有7年”。
在一片怀疑中,崔向群带着团队全身心投入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她说:“王绶琯先生曾说‘斗智不斗财’。钱少,逼着我们想出了一种新型的主动光学方法。”2008年10月16日,LAMOST成功那一刻,崔向群向世界证明这种新型主动光学方法是可行的:薄变形镜面和拼接镜面相结合的主动光学方法,成功实现了六角形变形子镜和在一个光学系统中同时采用两块大口径的拼接镜面,使主动光学发展到新的水平。
这种新方法不仅使LAMOST这种非传统光学系统成功实现,也将我国望远镜研制水平推进到“世界最高水平的前沿”。主动光学发明人、欧洲南方天文台专家威尔森评价:“LAMOST的成功,不仅是中国科技界的胜利,也是整个国际天文界的胜利。”
美国著名天文光学专家艾登·梅内尔教授曾对崔向群说:“崔,也就是你敢承担这样的项目。有成就的人可能担心做不成功影响自己,不会接这个项目。”“成就也可能变成包袱。”崔向群忍不住笑了,“现在想想,我敢冒这个险,可能就是因为有点‘一根筋’吧!”
2013年9月,LAMOST公布了第一批“巡天”获取的光谱数据——220万条光谱数和108万颗恒星光谱参数星表。经过两年初步观测,LAMOST对银河系恒星光谱的获取数超过了国际上的总和。LAMOST可获得最大的恒星光谱样本,使人们对银河系的了解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今年9月,我们将释放第二批光谱巡天数据!”崔向群说。
成绩骄人,但崔向群很清醒:“国家给了我机会,培养我成才,我有什么资本沾沾自喜?一个人只有以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为己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才能作出应有的贡献,才会使人生更有意义。”(本报记者 齐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