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弯曲却平坦的水泥公路盘山而上,葱茏翠绿掩映下,一座古色古香的秀丽村落跃入眼帘:一幢幢新居依山而建,一排排农舍整齐美观,一张张笑脸喜迎远来的客人……这里是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清溪镇阴平村,经过6年的灾后恢复重建,如今已是一派生机盎然。
“村子热闹多了,也变美了,我们也更富了。”时值盛夏旅游旺季,31岁的闫文海正忙着为前来就餐的游客炒菜。土生土长的闫文海,现在在村里经营一家“聚贤堂”农家乐。
聊起阴平村昔日的偏僻落后,闫文海记忆犹新。他说,过去只有一条坑坑洼洼的机耕路连接村子和外面的世界,一旦遇上下雨天,道路就会变得泥泞不堪,根本走不了,环境脏乱,垃圾遍地,哪有什么人来旅游?村里的年轻人都往外跑去打工,“我那时也一直在外漂泊当厨师”。
灾后重建期间,青川将乡村旅游发展与恢复重建相结合、与统筹城乡发展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发展地方特色文化相结合,从“吃农家饭、住农家院”的初级乡村旅游形态,迅速发展为风格各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现代乡村旅游形态,全县星级农家乐达到140家,涌现出1万多户生态文化庭院户。
“路在树中、人在景中、房在园中、村在林中、钱在土地中”,这是阴平村的新景。全村新建房屋150户,户户硬化了小院坝,建起了农户小花园,村内91%的农户从过去土坯房搬进了“小洋楼”,用上了清洁的自来水,烧上了节能的气灶,走上了水泥硬化路,拥有小车33辆,使一个交通闭塞、信访不断的落后村变成了村容整洁、道路通达、产业发展的富裕村。
借力旅游发展,城乡统筹的历史使命悄然破题。广元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华蓉介绍,该市已找准“生态立市”“文旅兴市”的发展路径。2013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总数达到241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12亿元,分别比地震前增长6.5倍和7倍,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10.8%,旅游业已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与过去相比,如今的变化是做梦也想不到的。”闫文海感慨阴平村的变迁。
在阴平村,有许多个闫文海这样的村民,他们借助灾后重建,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当地百姓致富的主要渠道。依托周边唐家河和清溪古镇发展,“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乡村旅游乐趣吸引了许多来自省内外的游客。
“目前全村有30多户人家在经营农家乐,其中24户已经达到农家乐的星级标准,这些农家乐中,收入多的一年能赚上20万元,全村年均接待游客5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500万元以上。”清溪镇党委书记杨金军告诉记者。
阴平村是青川县2011年就建成的“全国生态文明村”,是青川众多美丽乡村的缩影。在政府的支持下,青川正着力打造以生态文明为亮点,融农业生产、乡村旅游、避暑度假为一体的美丽家园。(本报记者 邱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