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牡丹画村
洛阳孟津县平乐村,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农民画牡丹,现在已有700多人专门从事牡丹画的创作。“最早我们有句话叫‘一幅画,一亩田’,现在大部分人都不种地了,只是画画。”潘小妙是镇上成立的牡丹画院的二级画师,“第一次画卖了30块钱,我激动得几天几夜睡不着觉。”她现在对文房四宝了如指掌,过去拿锄头种玉米和土豆的手,如今拿起画笔来同样运用自如,两天就能画一幅,一年几万块钱的收入全靠画牡丹。在每届当地举办的农民画展上,她的作品都有一席之地。
一部石刻唐史
千唐志斋有二千多块唐代墓志,这是国民党将军张钫为其收藏而建。除了唐代的墓志之外,还有一些书画名家作品也镌石立此,这些墓志占全国出土唐志总量的百分之四十,上至一品朝臣,下至九品宫女,可以说是一座唐人的档案馆,一部唐代人自己留下的史料,同时又是书法艺术的宝库。全国书法展在洛阳举行时,一些书协的领导和书法家说:“看看这些碑刻,我们都不敢妄称书法家了。”现任馆长衡建超先生介绍,今年九月这里还将举行“中国新安——首届唐楷论坛”。
一方澄泥砚
取洛水中澄泥制成的砚台广受文人喜爱,不知是砚养了人,还是人养了砚。砚的故乡盛产书法家,新安是中国书协命名的“中国书法之乡”。在制砚人游敏的工作室,我们了解到澄泥砚制作是很复杂的一个过程,原料采集在河的旋涡之处,只能靠人一点一点背上来,先过滤再检测,然后雕刻成型,为了不伤及物件,还不能用金属刀,要用竹刀,然后放入炉中烧制,窑变成黑、黄、赭等不同颜色,虽是澄泥,成砚之后却能叩之如钟,宿墨不腐。
一锅牛肉汤
“身披一片夕阳,信步老城小巷,脚下石板路,抬头青瓦白墙,徜徉徜徉,似已步入盛唐。盛满一碗鲜汤,丸子个个焦黄,更在汤中舞,还拉韭菜晃荡,喝光喝光,带着笑入梦乡。”许多洛阳的汤馆里都挂着类似的趣文。“早晚喝汤”是洛阳人的习惯。这汤虽然不直接取自洛河水,却跟洛河一起温暖着这座古城。最早卖汤的人是沿街叫卖的,那时的洛阳城很小,大家从东、西、南、北四个城门进来做生意,为了方便让自带干粮的人吃饭,便有了挑担卖汤的人。如今,在洛阳做汤生意的人中,佼佼者当属老城南门外的“洛阳汤客”张志力。“我这里熬汤用的都是黄牛的棒骨,每天180多斤,24小时不停地熬制。”张老板说起这肉汤便滔滔不绝,“晚上9点钟准时清锅,清完立马熬上新的,早上4点钟就要开始卖了,一天能卖2400多碗……”对于洛阳人,晨间一碗热气蒸腾的牛肉汤,就代表了古都的惬意生活。
一碗浆面条
在新安县火车站大街,有一家姚记浆面条糊涂面小店,老板说浆面条是用面粉自然发酵变酸,手擀面加上芹菜、黄豆,有一种独特的色香味。据说这是朱元璋吃讨来的剩饭时,知晓的一种口味,他登基后命厨师制作,以忆当年。老板说,今年是这个店整整一百周年。她记忆中当年每碗二角钱的面到现在已是每碗三元钱,对自己的浆面条,她用客人的话说:“比吃桌还好!”“吃桌”就是吃大餐。临走时,我掏了一张名片给她,她说我把你的名片和存折放到一起,以后到北京了好去找!这个朴实、开朗的老板叫姚红利,她家的浆面条和糊涂面已成为当地的一张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