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5月11日 星期日

    航拍《龙行大地》

    赵德润 《 光明日报 》( 2014年05月11日   12 版)
    龙行大地(摄影) 赵德润

        航拍,是充满激情灵感又具有风险挑战的摄影活动。我珍惜航拍中天马行空般气势豪放、不拘一格的感觉。从空中鸟瞰大地,会发现许多在地面上看不到的东西。世界上的事物大抵如此,只需换一个角度,换一个高度,就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发现和人生感悟。

        那是15年前我担任新华社河南分社社长时一次难忘的经历。1999年新中国成立50周年前夕,新华社摄影部组织了一次“空中看祖国”大型航拍活动。8月下旬,我同河南分社摄影记者朱广智、王颂、赵鹏和摄像记者歧晓峰,从安阳航校三次登上一架小型“运五”飞机,开始了前后近20个小时的“空中看河南”的航拍。

        为了获得理想的拍摄效果,飞机几乎总是在超低空飞行。我和同事们腰间系着一根绳子与机舱连接,保证人不被甩出机舱,镜头则在打开的舱门口外悬空拍摄。古老的中原大地、秀美的山川、生机勃勃的城市和田野匆匆在身下掠过。我们航拍的飞行高度通常为100米左右,时速大概100公里。拍摄需要时而俯冲时而盘旋,多数人都眩晕,有的还呕吐,但大家精神抖擞,抓紧时机抢拍美丽大地。

        航拍第一天,天气晴朗,略有薄雾。当飞临豫北濮阳黄河滩区的时候,我正靠在舱门边,忽然眼前一亮,一幅美妙的图案映入眼帘:黄河奔流形成的沙带,在阳光照射下,莽莽苍苍,金光闪闪,与绿色的原野形成强烈反差,简直像一条飞腾的巨龙,我赶紧按下快门。

        机遇总是有些吝啬。我用取景框只“剪裁”一张照片,飞机便匆匆而过,大地瞬间换成了另一幅场景。这幅照片一冲洗出来,让我大喜过望,这不就是易经中讲的“见龙在田”吗?后来发表时便命名为“龙行大地”。

        机缘巧合,我国6400年前古墓葬中用蚌壳装饰的龙形图案“中华第一龙”的考古发现地——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恰在附近。濮阳是古雷泽之地和华夏族祖庭圣地,被称为“龙乡”。《龙行大地》多次在报纸杂志发表,2000年还被邮政局制成龙年明信片。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编纂的大型辞书《中国新闻摄影通鉴》,在经典图片中收入了这幅作品。

        飞机像鸟儿一样在黄河两岸盘旋,我们先后飞过安阳、濮阳、鹤壁、新乡、开封、商丘、周口、郑州和洛阳等地。繁华的郑州商城,开封的清明上河园,洛阳的龙门、关林,安阳殷墟博物苑,陇海、京九两大铁路动脉在商丘优美的弧形交汇,真是目不暇接、美不胜收。在这次航拍中,我拍摄了数十卷胶片,和我的同事们一起展现了河南锦绣的大地山川和在改革开放中巨变的城市风貌。

        这次航拍是一次重要的人生经历,它使我对新闻摄影事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当飞机在蓝天白云间翱翔或超低空在楼宇间盘旋,在庄稼地上方掠过的时候,特别是飞临洛阳龙门上空时,为躲过一根电缆线陡然攀升,与灾难擦肩而过的刹那间,我感到新闻事业即使在和平时期仍然是风险较大的职业,但同时也是需要奉献精神的职业。这次航拍的具体组织者王颂事后告诉我:为了节省经费,航拍未办理人身保险,只是和航校签订了“如有不测,双方各自处理后事”的协议。如此说来,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冒险行动。然而,不必说整个航拍活动的丰硕成果,仅是《龙行大地》这一帧照片,就足以令我感到险有所值的欣慰。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