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营经济的发祥地浙江省温州市,有一家并不起眼的民营企业,获得了国家创新基金、国家火炬计划等重要项目。更令人吃惊的是,企业的技术带头人是一位年仅31岁的年轻人,名叫陈林钢。9年来,他成功开发直流断路器测试仪、电池动态均衡系统等高新产品10种,获得专利12件,软件著作权3项,并于今年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05年,陈林钢大学毕业后进入温州科星电子有限公司担任技术员。由于公司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技术方面存有许多不成熟之处,因而在市场竞争中面临较大压力。他潜心研究,比对市场上的同类产品,对公司现有产品的功能不断改进,直到各个细节都较为完善才肯罢休。这种“吹毛求疵”的做法,使公司的产品在质量上有了明显提升,种类也从原来的两三种迅速增加到二十多种。
“只要有研发任务,我就来了劲!”陈林钢说。2008年国家电网公司急需解决直流电源1500A以上的大电流短路试验仿真难题。他带领技术团队迅速展开研发,并与国家电科院、浙江科技学院共同合作开发。
陈林钢提出运用电源均流技术攻克难题,但大电流均衡在操作上却很难实现,研究过程因此屡屡受挫。可他并不气馁,查阅了大量国内外相关资料,并向相关专家请教,最终提出了高频开关电源并机均流这一想法,并通过反复实验破解了难题。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项目最终在福建电网公司成功通过国家电网验收,后获得多项专利,填补了国内大规格直流断路器无法测试的空白。
“为了解决直流电源的安全问题,陈林钢几乎是在玩命。”他的同事回忆说。由于电站电池试验的特殊性,加上试验前烦琐的准备工作和离站前的收尾工作,每天要12个小时都待在电站里。经过不懈努力,陈林钢全面掌握了相关技术,总结规范了电站直流系统维护的步骤和需要注意的事项,也使公司的业务由原来附近几个县扩展到整个华东地区。
“勤奋上进是他最大的特点。”公司总经理陈书欣说,“陈林钢总能永葆激情,全身心投入产品研发。无论工作任务有多大,他从不抱怨,并能出色地完成,甚至超过预期效果,为公司带来巨大的有形和无形的效益。”(本报通讯员 李静静 陈 亮 本报记者 陆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