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戏骨+亲情+黑帮+喜剧,一系列噱头加上金牌导演吕克·贝松的号召力,近日上映的《别惹我》让大批影迷不假思索地走进影院。然而,票房的走高不过成了一种商业现象,影片质量未必有票房看起来那么美。
片子花去大篇幅铺陈家庭生活:弗莱德因背叛黑手党家族遭追杀,与妻儿躲藏在法国的一个小镇。虽然想过上平静的生活,但一家子的血液中流淌着黑帮因子,一系列出格的举止不可避免。故事当然能看明白,偶尔闪现的笑点的确可笑,亲情牌也打得有章有法,但观后却如同吃了一道某种佐料放多了的菜,重口味挥之不去,甚至如鲠在喉。这一味佐料叫作“暴力”。
是的,别惹我,谁惹我就狠狠地教训谁!作为一部以娱乐为目的的商业片,这一逻辑有其合理性,但前提应是他人的恶行与其受到的惩罚相契,或者包含着侠客罗宾汉式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而非动辄大开杀戒。水管工因迟到和傲慢被铁棍打得奄奄一息,不作为的物业经理被汽车拖曳得血肉模糊,几句不礼貌的评论引发超市的一场爆炸,处于花季年华的女儿也因小混混不算太过分的调戏以及同学的偷窃而大打出手……种种暴力镜头意欲营造出的所谓幽默,至少没让笔者笑出来。
思忖与这部片子有关的标签:“黑色幽默”“暴力美学”,以及海报上投以的“暴力减压”——幽默和暴力谁都懂,黑帮成员的喋血冷酷一时半会儿难以消融也能理解,然而,若将过激甚至源自心理缺陷的暴力行为用来制造幽默,进而让观影者身心舒畅达到减压之效,就让人颇有惊悚之感了。“原谅我笑点低,只是每次看到主角一家人施暴的镜头,我都忍俊不禁,似乎全场只有我一个人时不时地送出这些满含恶意的笑声。”一个网友的评论让人脊背发凉,大有将“红肿溃烂”赞为“艳若桃花”之意味。还好,这样的人不算太多。
在电影作品中,“暴力”显然无法回避,但它只能是佐料——一味不能放太多的佐料。它或为惩凶罚恶,或反思在后,最终用以烘托真善美——大家记住的是《肖申克的救赎》中正义与邪恶的对抗,同为吕克·贝松执导的《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爱与温情——不论哪个社会,不论哪个历史阶段,人心终究向善,向往春光明媚、莺啼鸟啭,而非鲜血淋漓、哀鸿遍野。人们需要的是人际关系温暖融洽,而非一触即发,动辄痛下狠手甚至大开杀戒。
我们无意让电影背负太重的教育之枷锁——现代人活得够沉重的了,看电影当然图个乐,但一部文艺作品若与人类主流价值观相悖,逾越了社会道德的底线,违背了人性之美,那么至少在一个正常的社会,它不仅不可能实现其审美功能,更将形成社会上空的一团阴霾。
影片的英文名《Malavita》,原意为“地狱”,内中含有批判性成分,大陆版不知何以译为《别惹我》,增加了戏谑和肯定的意味。译者大概是想抓住当今民众太熟悉的一句心理台词:“别惹我,否则揍扁你!”——因抢占地铁座位挥拳相向,因几句口角剑拔弩张,因错失蝇头小利发生命案,医患关系日趋紧张……暴戾之气已成为近年来愈演愈烈的一种社会现象。这实在不是一句好台词,徒逞一时之快,却丧失了真善美的底线。暴力不该用来展览,更不能张扬“谁更恶、谁更横,谁就畅行无阻”的黑色逻辑。
尽管《别惹我》顺利通过了电影审查,并获得了居高的排片率、上座率及票房,但网络上的种种“吐槽”以及网友打出的并不高的综合评分可谓客观。看来,观影者中大有冲着热闹而去,却心怀失望而归的。如同以往的商业片一样,无论诟病多少,《别惹我》依然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宣传攻势——希望这种商业鼓噪不要使道德滑坡的社会风气再度下滑,更不要给那些“他人即地狱”“宁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病人”们,增加作恶的心灵助力。(作者为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