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的名字,随着电视剧《神探狄仁杰》的上演,再度闻名市井坊间。其实,狄仁杰的历史功绩主要不是断案,而是辅佐大唐女皇理政治国。
狄仁杰是武则天当政时的名相,德高望重,敢于直谏,深得武则天赏识和敬重,尊称他为“国老”。而狄仁杰之所以能走进朝堂,一展身手,则是武则天广延贤良的人才战略的结果。
狄仁杰在豫州任上时,政绩突出,官声颇高。入朝为相后,武则天对他说,你在汝南干得不错,有人向我举荐了你,但也有人说你坏话,你想知道是谁吗?狄仁杰谢绝说,我不知谗毁我的人是谁,也请陛下不要让我知道那人是谁,就当他是我的朋友好啦。武则天对狄仁杰坦荡宽厚的胸怀深为叹服,信任有加。尽管如此,狄仁杰也有容不下人的情况。
狄仁杰与娄师德同朝为相,可狄仁杰总是瞧不起娄师德,他排斥娄师德也不止一天了。为促使他们精诚团结,武则天找来狄仁杰谈话。武则天问,我能重用你,你知道为什么吗?狄仁杰回答说,我靠的是文采和品行进身,并非碌碌无为而靠别人。武则天又问,娄师德这人贤能吗?狄仁杰答,作为将军能恪尽职守,贤能与否我就不知道了。武则天再问,娄师德知人吗?狄仁杰答,我曾与他共事,没听说过他知人。过了一会,武则天说,我原先并不了解你,你所以能有机遇成为朝廷重臣,其实是娄师德力荐的。于是令侍从拿来文件箱,取出约十件推荐狄仁杰的奏本,交给狄仁杰。狄仁杰读后,惶恐地认错,武则天没有责备他。狄仁杰出宫后说,我没想到自己一直被娄公所包容,而娄公却从未有过夸耀的神色。
这件事在新旧《唐书》和《唐语林》中均有记载,人们也多有引用,通常是赞扬娄师德不计个人恩怨,不以荐贤有功自矜,表现出待人宽厚的胸怀;狄仁杰虽然对人刻薄,但能知错就改。细阅之下,武则天知人善任,诱导臣僚和谐共事的做法,同样值得称许。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