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北京又一个难得的蓝天。之前一个周,北京重污染过程共持续7天,呈现出来势快、时间长、范围广、程度中的特点。
消霾,难在何处?
日前,在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办的“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上,来自清华、北大和中科院的科学家介绍了他们对雾霾研究的最新进展。
污染物排放清单难以确定
清华大学教授贺克斌一直想给大气污染源列一个“清单”。“只有知道了污染物有哪些,才能为制定有效的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贺克斌说,“但要列这样一个清单太难了。不仅面临着技术性问题,更因为中国有世界上最复杂的排放源。”贺克斌介绍,在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落后产能已经被淘汰,他们的监测就很有针对性,但在我国,最先进的工艺与落后工艺同时存在,这就给监测增添了很多问题。同时,我们国家技术更新的速度很快、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也很快,这些因素都导致排放清单无法及时更新。“国际上有一个发展趋势值得关注,利用卫星遥感持续观测。”贺克斌说,应当研发新的高时空分辨率排放表征模型,同时利用高分辨率的卫星和地面观测资料,开发清单校验技术,提高排放清单的精度。
二次粒子的形成机制研究仍有待加强
直接排放到空气中的污染物会在空气中发生各种物理、化学反应,这些二次生成的细颗粒物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更大。中科院生态中心研究员贺泓说:“在成霾污染过程中,二次生成细颗粒物可占PM2.5的60%至70%。” 但是,截至目前,科学家们仍不太清楚某些二次粒子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因此,在贺泓看来,二次粒子的形成将是今后一个阶段研究的重点。“今后,我们要加强大气新粒子成核机制,二次粒子形成、增长和老化机制的研究,特别是霾形成机制中的关键过程。”贺泓建议,在现阶段,应该优先控制氮氧化物的排放。他解释,硫酸盐是形成PM2.5的一种重要的二次颗粒,而氮氧化物可以促进这种化学反应的发生。“氮氧化物排放增加很可能将抵消掉我们长期以来脱硫技术应用所取得的空气治理成绩。”贺泓说,“因此,我们必须优先考虑控制氮氧化物的排放,特别是控制城市机动车和工业燃煤的氮氧化物排放。”(本报记者 齐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