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3月02日 星期日

    贵州:大数据开启发展新时代

    吕慎 柳路 《 光明日报 》( 2014年03月02日   01 版)

        3月1日,北京中关村,贵州·北京大数据产业发展推介会的会场热闹非凡:马云来了、郭台铭来了、三大电信运营商的“掌门人”都来了。就连走道、门口都站满了参会者。仅仅一天时间,推介会就签下了700多亿元的合作协议。

     

        在众多人才、科技、资金密集的大城市抢占大数据产业高地的时候,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贵州,给出了人们不同凡响的答案。

     

    “云”贵州,大机遇

     

        当智能手机颠覆众多业态时,以云计算等技术为标志的大数据时代已经降临。

     

        2013年10月至12月上旬,贵州飘来3朵“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先后与贵州签订协议,将他们的数据中心落户贵安新区。“在信息社会时代,聚集大数据产业项目将迅速拉近贵州与国内其他省市甚至与世界的距离,从而克服区位的劣势,让贵安新区走向开放的前沿。”贵安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富杰说。

     

        而这仅是个开始,根据贵州省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贵州省大数据产业收入年均增长超过25%,届时大数据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4500亿元。

     

        十八大召开以来,贵州省委、省政府一直在探索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后发赶超,实现跨越,建成小康。在认真分析当前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热点和动向,充分考虑大数据时代给贵州发展带来的机遇和省情特点后,他们选择了以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为主要内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彻底改变贵州落后的状况,需要超常规的机遇,而“大数据”正是这样的大机遇。

     

    “云”贵州,有底气

     

        “如果大家错过了三十年前广东、浙江的投资机遇,今天一定不能错过贵州。”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如是说。贵州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底气来自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和资源条件。

     

        大数据产业需要耗费大量的电力资源。贵州作为国家“西电东送”的重要能源基地,开出了远低于现行0.51元上网价的低廉电价。贵州的电力不仅价格低,而且稳定可靠。数据中心不仅是耗电大户,同时用水量也特别大。贵安新区内有4个水库,完全能保证三大数据中心的用水供应。

     

        贵安新区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也是吸引三大运营商入驻的重要原因。大数据中心存放的服务器,必须确保恒温恒湿,而贵安新区的海拔大约是1100~1200米,全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空气清新、紫外线辐射低,在中国除了贵州几乎很难找到符合这些苛刻要求的更好地区。

     

        中国电信贵州分公司负责人介绍,贵安新区空气洁净度较高,不需要经常对机器进行清洗,降低了维护成本。

     

        专家指出,贵安新区的大数据产业基地选址依山傍水,利用天然岩洞来储存大数据中心的庞大服务器群落,是一个安全、省电、易散热、少辐射的选择。把山洞作为IT产业储藏宝贵的数据资源的场所,可以说是人与环境和谐共赢的绝妙结合。

     

    “云”贵州,有诚意

     

        2013年12月16日,贵阳,雪花夹着冻雨,寒意逼人。几辆面包车开进了贵安新区的建设工地。“书记、省长都来了!”参加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大数据、云计算中心开工仪式的客人们有些意外。没有主席台,没有锣鼓喧天,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省长陈敏尔在风雪中挥锹铲土,此情此景让在场的很多人感动。

     

        贵州省通信管理局局长李德明介绍,为了能让三大运营商落户贵州,省委书记、省长亲自出马,四处奔波,多次会晤三大运营商总部领导,以诚意感动了三家公司的决策层,使他们首次决定将数据中心布局在同一地方。

     

        2013年7月,北京市委常委陈刚调任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9月,北京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挂牌。对于贵州、贵阳、贵安新区建设大数据产业的意义,陈刚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这是贵州实现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历史性机遇!

     

        在3月1日举行的“贵州·北京大数据产业论坛”上,贵州省政府与中国大数据产业联盟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按规划,到2016年,贵州的大数据相关产业规模将达到540亿元,龙头企业将达到30家,上市公司5家以上,聚集200家大数据企业,引进和培养5000名以上大数据研发与应用人才,形成完整的大数据产业体系。

     

        未来的贵州,一条生态文明与高新技术相互促进、共赢发展的新路已经展现在人们眼前。(本报记者 吕 慎 柳 路)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