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作品《杠上争锋》组照获得2014年第57届“荷赛”体育动作类一等奖。想起去年9月,我这即将退休的媒体摄影老骨头,拖着一个超沉重的大箱子,往返于北京至沈阳、大连之间,有些犯傻。
此行就是一个鸡肋式的采访——全运会,谁关注?我深知箱子里面的长镜头多贵重、多重要,别人不会相信。如今赛场上,摄影记者的空间越来越小,广告、标语和挡板又多又高。
12年前,我趴在广州全运会的地板上,躲开广告和人群,抓拍平衡木上小将腾空,获得第45届“荷赛”体育动作类单幅铜奖。眼下,我绕场一圈,竟然发现不了认为私密的好角度。面前场场都是决赛,人人一遍动作,立决雌雄。选手不容失手,我也不容失手。
两年来,首次拍摄体坛疆场,竟然手忙脚乱,第一天拍了一堆垃圾照片。再看遍场中青年同行,都能将那体操动作姿态之美,拍得像模像样,反正美过我拍的东西。
失利即良师。我觉得拍出美观照片不难,拍出新意最难。我历来以热辣辛苦的新闻拍摄为本分,无奈时不我与,基本没有力作奉献,那就把基本功用在赛场抓拍中。好在记者正道,处处是道。人间是平的,新闻人物无大小,我就把个个赛场小将当俊杰,把她们视为大人物来拍摄。先贤告诫:待人以诚。诚则费心,费心琢磨之中,我恍然领悟了眼前的主题——小将们的命运。
且看满场拼搏者,多是贫家男儿女儿以苦为乐。赛场健儿中,一位肌肉精瘦、毫不起眼的湖南小女子,她自幼告别山间薄田畔的老家寒屋,如今爹妈在长沙工地辛劳打工已是多年……她要为父母和失明的哥哥而战!
我套用最时兴的关键词形容此赛场,这是她的“中国梦”之战。我坚信,能赢得中国体操的金银铜牌,实力等同于未来夺得世界大赛包括奥运会同等奖牌的水准。
采访刚开始有所不畅,那就剑走偏锋。我端起了600mm超长镜头,将视觉感贴近小将,贴近人物的命运。其实,无论新器材如何层出不穷,摄影从来没有迷失它的拍摄方向,那就是始终关注人的命运。扫视全场,令人好奇——每队赛前都在杠上细心涂抹防滑的镁粉,大家反反复复,谁都不厌其烦,为什么?为了防汗防滑,以做到万无一失。结果,我的镜头感浮现了,小将剧烈动作每每一起,特写中的健儿与粉尘一齐腾舞,好似硝烟四起,赛场堪称战场。
我觉得,从来没有人这般拍摄表现过。最有感觉的是,我似乎与拼搏小将命脉相通。我和身边的同事们也都是一样的清贫,都为各自的梦想努力。我尚有四季不见阳光的寒舍,可身边许多年轻同仁还根本无房,也买不起房。不顺心与无奈,虽说会影响生活,却丝毫不影响我们向摄影的高峰勤恳精进。
媒体人,多先天下之忧而忧。我当下就把忧心,放在镜头里的小将身上了。那位湖南苦妹子登场搏斗,全套动作至少十个决定性瞬间。每每关键时节,我的快门声声,就像内心为她冥冥祈祷——小姑娘,你可千万不能失手呀!若一失手,你轻则痛苦数日,重则扶上担架,全家从此梦碎,脱贫再也无望。
媒体人,关心人,更关注情感。我镜头里的个个健儿,冲锋陷阵最要命的时刻,哪位眼睛里不是盯着自己手中的杠端——这里蕴含着命运。我已不在乎小将们谁胜谁负,拼搏精神比动作美更重要,这才是体育竞技的至高境界。如此拍摄,我能感觉到,手指尖的快门在触摸命运,自己和小将一样热血沸腾,镜头都好像是热的。
我特意选择了适当的慢速度,光圈4的超级镜头,自动匹配了感光指数,有时必须改为手动聚焦,锁定杠上的某一部位。每天几乎拍摄至少三千幅画面,废片一半,新作也偶尔涌现。参加世界摄影赛的作品,往往是沉浸下来,慢慢琢磨出来的精华。事机在于,敢不敢突破常规,战胜自己。
我的组照刻意强调动感,线条如箭,大胆丢失画面色彩,转换为黑白影像,使人物面部表情更丰富,杠上细节氛围更突出。我觉得,这种表现手法,在以往参赛佳作中罕见。我又在组照里编辑进去几幅虚空的画面,俱蕴含体操健儿命运性的走向,请评委去读画面,去想意境。含蓄的空镜头,会超越具体影像,因为它能表现更高的境界。好在我的《杠上争锋》参评,与评委心有灵犀——讴歌为命运拼搏的年轻人。
诚然,思索也是摄影,而且是高端摄影。实际上,采访中既然没有人用我这样长的镜头拍摄,也就没有人会以同类的题材参加摄影大赛。我能获奖,其实没有战胜任何对手,是创新的我,打倒了陈旧的自己。
我必须向被拍摄的小将致敬:正是因为她们那么优异的失败和成功,让我的摄影老枪这么厉害。对了,那位瘦小的湘妹子叫商春松,她最终赢得三枚金牌,报答工地上没有看电视转播的打工父母,还有什么都看不见的哥哥。那个胜利之夜,无数的湖南人在称赞她,有人说自己都哭了好几次。可是,教练却说,这个小姑娘,超冷静。因为她的心境,很强大。
直到决赛落幕,我在镜头里,一直盯着她,此言果然不虚。她,堪称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