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发展是用文化铺就的,如果将“文学”与“教育”联系在一起,并楔入“20世纪30年代青岛”这个时间和地理概念,由此结构起一部50多万字的学术著作,全方位地展示一个时期一座城市教育界的作家群生成、勃发、衰落的历史进程,那将是多么恢宏、深刻、令人刮目的事情。翟广顺撰写的《20世纪30年代青岛教育界作家群研究》一书,确实给人带来不少的启迪。
青岛的20世纪30年代,是大师云集的时代,教育界的作家群是其中最为显赫的一族。以往曾有不少研究者或组群或个案地涉猎在青岛留下足迹的文化名人,但都不像本书这样以大视角、大手笔精致地呈现20世纪30年代从事教育工作的知名作家领军青岛文坛的全景。本书在研讨闻一多、梁实秋、沈从文、老舍、洪深、孙大雨、台静农、方令孺、陈梦家、吴伯箫等国立青岛—山东大学高校教授作家的文学造诣方面是用心的,但解读孟超、汪静之、张友松、王亚平、李劫夫、王度庐等青岛中小学教师的文学活动也极为细腻,更重要的是探寻了臧克家、徐中玉、蔡天心、赵瑞蕻、周浩然、于黑丁、李白凤、李普、黄宗江等新生代学生作家的成长轨迹,以及作为青岛新文学先声的王统照、顾随、陈翔鹤等教师作家的引领作用。作者立足教育界这个视野,极富说服力地印证了师生作家的互动共生性。此书叙写的许多作家,有的是大家熟知的,但更多的是由于文学史家的疏漏和偏颇后来才发现的。当李安因《卧虎藏龙》捧回奥斯卡电影大奖时,人们才意识到,小说原创王度庐竟然是生活在20世纪30年代青岛的一位中学教师。
本书的结构和笔致一改论著性书籍的冷面孔,不仅致力于揭示20世纪30年代青岛教育界作家群的成因,所提出的青岛开埠后25年德租日治的历史形态和由此形成的“后殖民”文化特征,是极有见地的;而且将目光投向那个特定年代青岛大、中、小学教师作家及学生作家的人文生态,既描述他们的文学创作背景和生平境遇,又展示他们作品的形式、内容、风格与流派。作者没有忽略30年代青岛文坛的“新月派”,也没有刻意放大此时期左翼文学的战斗精神,更没有无视“现代派”诗人李白凤、以《蕙的风》横空出世的汪静之在青岛任教时期的情诗创作,以及对老舍、王度庐、赵少侯等满族教师作家的思想观照。这种复式结构充分体现出对公众记忆的尊重,进而拉近了普通百姓与学术论著的距离。此书耐读,吸引人,值得细品,充满哲理与思辨且文气盎然,足显作者浓郁的青岛地域情结和深厚的文化功底,以及对“现象—解释学”、后殖民主义理论的有效借鉴。这样写,不仅为青岛与中国其他沿海、沿江城市的文化特性做了区别和间隔,而且为中国城市文化教育史的写作提供了可资参考的样本。
特别值得提及的是本书留下的思考空间引人深思。国人对中国学校语文教育质量的指摘不绝于耳,小学语文索然乏味,中学语文应试倾向,大学语文被视为“高四”课文,其症候恰恰是教育弊端的切片。这些批评背后折射的是文学教育的缺失,是中国汉语言文学领域重研究轻创作的弊端所致。教师不能在文学上大显身手,学生必然视写作为畏途,到头来师生远离了经典不说,文学教育的缺失可能殃及中国母语教育的本根。其实,师生的文学活动具有互动性,不论教师是否意识到,教师对学生的影响都是无处不在的,要么正向或者反面。一个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淡泊、出口成章的教师必然会带给学生高雅的文化享受,而纯正、良善的校园文化建设,又离不开师生的文学活动。在《20世纪30年代青岛教育界作家群研究》一书里,人们能清晰地看到闻一多对臧克家、王统照对于黑丁等人的文学熏陶。以史为鉴,相信这种文学教育对城市文化繁荣和教育发展定会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