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2月07日 星期五

    今日话题

    南京公园事业编制该“减肥”了

    郑晋鸣 《 光明日报 》( 2014年02月07日   10 版)

        缘起

     

        在全国各大中城市中,南京的市内公园是比较多的,然而,明明是个街心公园,面积只有五公顷,是上万市民上下班的必经之路,但为安置事业编制人员,这个公园在北面和西面各设一道门,30名事业编制职工中,有12人每天唯一的工作就是按时开门、关门。记者调查发现,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公务员队伍不再膨胀,然而事业编制却有增无减,仅在南京各公园内,就有超过3000名职工端着事业编制的“铁饭碗”。

     

        过年了,市民都开始出来逛逛走走,公园成为大家的好去处。然而,令市民感到不舒服的是,南京不少公园都要收费,一道道铁门拦住了市民们的好心情。

     

        实际上,对于南京这个东部发达城市来说,并不缺这些门票钱,但为什么不能实现公园免费呢?记者调查发现,这是事业编制在作祟。员工多、编制多、私事多、公事少,“三多一少”是南京近百家公园的通病。小小的公园容纳了数量庞大的工作人员,呈现出“人多事少、人浮于事”的局面,既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也成了百姓的一块“心头病”。

     

    事业编制 人浮于事

     

        1月27日晚,记者从南京市乌龙潭公园北门进入,与往常一样,打算从公园西门出去,家住虎踞路、广州路一片的南京人,都习惯这样,因为乌龙潭公园正好“夹”在这两条主干道之间,从这个街心公园穿过,既省时省力,又能享受一段难得的散步时光,加上公园旁边就是江苏省人民医院,过往的市民更加络绎不绝。

     

        可是,当走到西门时,记者却发现,大门紧锁,20多名市民被关在公园里,没法出去。“师傅,开个门吧。”几位市民请求看门的工作人员帮个忙,见工作人员不搭理,大家便敲值班室的门。“你们不看看几点了,这么晚,公园早就关门了。”工作人员把窗户打开,不耐烦地抛出一句话,并指着一旁的公园开放时间让市民们看清楚。“师傅,上面写9点关门,现在才刚过9点,您就帮个忙吧。”又一名市民好声好气地恳求。然而,工作人员却仍不搭理。无奈之下,市民们只得陆续翻栏杆而出。

     

        “这本来就是一条路,根本不需要装门,更没必要雇人看门。”记者说。听到这话后,工作人员突然与记者“理论”起来:“我们是正规事业编制,开关门是我的工作职责,你不了解情况就别瞎说。”没等记者回话,他又大声道:“你‘拿’不掉我,我们在市里都有关系。”

     

        记者算了下,加上北门值班室的两个工作人员,乌龙潭公园仅值班就占了3个事业编制。据了解,乌龙潭公园有正式员工30余人,而公园面积只有5公顷,门卫每班3人,加上夜班,仅看管公园就有4班、12人,而他们的唯一工作,就是开关公园的大门。

     

        类似的现象并不罕见,在清凉山公园内,游客服务中心没有游客,接待员坐在前台玩手机;国防园的50多个正式职工里,竟有14名干部;在古林公园,记者看到,由于工作过于清闲,售票室内的两个工作人员,一个在看报纸,一个在闭目养神……员工多事情少、干部多职员少、浮夸多实干少,有市民直言不讳地指出,事业编制的“铁饭碗”养活了一批“无事佬”。

     

    活不多干 钱不少拿

     

        按照规定,乌龙潭公园上午的工作时间是7点至11点,但在园内,记者整个上午没看到一个员工。走进游客服务站,自称是副主任的马某正带着三个员工包饺子,当被问及其他员工到哪儿去了,这位副主任回答:“下班了。”

     

        在警卫室,一位工作人员正忙着收拾东西,准备下班。在不到4平方米的屋子里,摆满了饭盒、毛线球等杂物。他对记者说:“我就是看着不要有车和狗进来,也没别的事。”但记者看到,公园两条窄小的道路根本容不下机动车辆,记者还想接着问,但该工作人员以“要下班了”为由拒绝回答。

     

        “管这么小的园子,3个人就够了。”一位市民感慨。

     

        而与有编制的人员相比,没有编制的临时工则任务不轻。国防园的园艺师李根荣告诉记者,整个园区的正式员工有50多人,但在夏天繁忙时,还要外聘30个“临时工”,“干活全指着临时工了!”而在清凉山公园,5个正式员工待在没有游人的游客服务中心喝茶聊天,园区内只有一位72岁的老人清扫,老人姓广,他说:“我是临时工,一个月1400块钱,全年没有休假。”

     

        清凉山公园园林工程师杨宁平月收入五千多元,两个前台接待员月收入四千元,却告诉记者“绩效改革后工资拿少了”。国防园一个普通干部的收入就能上3000元,到年底还有分红。园内展馆鲜有人至,却配有4个讲解员,收入最低的也有2000元。

     

        喝茶、聊天、打毛衣、玩手机,清凉山公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公园职工”的“上班四部曲”,“没活干却有编制,公园职工已经成了不少人眼中的香饽饽,要有关系才能吃到这块肥肉。”

     

    养了闲人 伤民伤财

     

        以下是几个公园一年的运营费用:清凉山公园1300万元、莫愁湖公园1200万元、古林公园1000万元、国防园600万元、乌龙潭公园200万元。在这些费用中,大部分用于为员工发工资。以莫愁湖公园为例,在职员工160名,平均每人每月3000元,一年就是576万元,这还不包括退休人员。公园实行差额拨款,正式员工和退休职工的工资是有保证的,其余的费用主要靠门票收入和场地出租,由此可见,除了财政拨款外,其他的费用也全部转嫁到了市民头上。

     

        很多公园都设有游客服务中心,但对于游客服务中心所提供的免费雨伞、开水、婴儿车,众多游客表示不知道。而清凉山公园的游客服务中心则以出售饮料、零食、纪念品为主要业务。公益服务的“隐性化”与“私利化”,更显出游客服务中心的多余。

     

        据统计,南京市有事业编制的园林职工超过3000人,每年至少要花费1亿元。“其实根本用不着这么多人。”市民龚长顺向记者抱怨道,“有了这些吃闲饭的,公园就要收门票,说到底,都是从百姓的口袋里掏‘饭票’。”

     

        “公园作为事业单位,其公益性及服务社会的价值是值得肯定的。但作为事业单位,其机构设置也应当科学化,不能造成人员膨胀,政府反复强调,五年内公务员只减不增,然而事业编制却如此增加,实在应该管一管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赵玲教授说,“过多的人员在增加公共财政负担同时也会出现人浮于事的现象,影响工作效率。”(本报记者 郑晋鸣)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