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北部庙头老镇大碧头村的宾旭已经5年没回村了,马年新春,回到老家,他发出了一声疑问:“怎么路面这么干净?”在他的印象中,村里的路常常是牛粪遍地,现在却保持着清爽的面貌,难道没人养牛了?后来他才知道,干净的路面是正在实施的“美丽庙头清洁家园”活动的一个小成果。而同类型的活动,自2013年4月以来,正在整个广西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农村里垃圾的处理方式一直比较随意,由于交通不便,有的放进灶里烧了,有的甚至就抛洒在坡地或河沟里。”大碧头村委理事宾甲旺对以前的状况记忆犹新。
村民们究竟是如何认识“清洁”这件事呢?在大碧头农家书屋里,有一组喜气洋洋的照片,那是本村的“恩仕战鼓队”演出时的画面,鼓队里最年轻的队员是46岁的宾冬秀,她对记者说:“卫生搞得好,身体就能好,跳起舞来就有劲,心情就愉快了。”她和一群姐妹每天晚上都会在公堂里练习健身舞,“人都爱美,村子美一点儿不是更应该吗?”宾冬秀笑着说。
走在山清水秀的大碧头,可以看到很多明清老宅,透着古朴的气息。村里人喝的自来水,都是从山上引下来的泉水。清洁家园,不仅自己舒服,也能吸引来客。事实上,大碧头村民有一个新春梦想,那就是发展农家乐。宾甲旺告诉记者,全村自主入股搞度假村的提案已经公开讨论过,大家都赞成,目前牵头人宾恩仕正在找省里的规划院设计具体方案,“牧场、梯田、岩洞、水库,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利用的资源。”宾甲旺说,“但首先,我们要把路修成四车道。”
离开大碧头,记者来到庙头镇上,采访了“庙头镇环境综合治理指挥部”办公室主任蒋永宏,人们通常叫他“美丽办”主任,他讲述了一个细节:有一回他经过一个村子,看到一位老人将吃过的橘子皮顺手丢在地上,他正要上前劝说,却见一个小学生跑过来捡起橘子皮,扔进不远处的垃圾桶,惹得老人开口笑了,说:“小娃娃的境界比我高啊,我要改改啦。”这让蒋永宏感到欣慰。在城乡清洁活动持续推进的过程中,蒋永宏觉得,“清洁”绝不仅仅是一种生活习惯,更是一种关乎家园长远发展的理念。(本报记者 蒋新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