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6日,湘潭大学毛主席铜像广场,师生集会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人群中,有三个人的身影,浓缩着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的历史和故事。
他们是沧南教授,沧南的学生范贤超教授,范贤超的学生袁辉初教授。
沧南:湘潭大学的“顶梁柱”
《东方红》旋律响起,90岁的沧南教授站在队伍最前面,动情地唱着。
沧南说:“毛泽东思想是关于社会客观规律、思维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体系,对现实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我们学习、研究。我是1977年从武汉大学来的。我知道湘大刚复校条件苦,可是能在毛主席倡办的大学里教书育人、研究毛泽东思想。我这一生值得!”
1980年湘潭大学在全国率先成立毛泽东思想研究室时,沧南是“顶梁柱”之一,但他的第一批毛泽东思想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却只有3个人。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理论重心的转移和社会功利化倾向对理论研究的影响,毛泽东思想研究出现了某种表面化、形式化、口号化的非正常现象。对此,沧南教授率先进行了反思,提出了毛泽东思想研究应该注重基础理论、基本原理的研究,特别是哲学思想和方法论的研究,提出了毛泽东思想研究“论”的方法。
他先后在《党史文献》《高校理论战线》《毛泽东思想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20余篇,提出了不少具有独创性的理论观点:“毛泽东给唯物辩证法下了崭新的、科学的定义”“实事求是是一个多侧面的理论体系”……
1995年,沧南退休,依然坚持研究毛泽东思想,每年发表四五篇论文。如今,沧南教授成为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历史的见证人。
范贤超: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他的研究
离歌声嘹亮的广场越来越近,73岁的范贤超教授步履蹒跚地走向人群。2002年患脑溢血,现在依然行动不便。
范贤超是沧南教授1978年带的3个研究生之一。另外两个离开了湘大。沧南对他说:“希望你不走!”于是范贤超留在了湘大。
1991年开始筹备写《毛泽东思想的历史轨迹》一书。桑植、遵义、瓮安、武汉、南宁……当年红军走过的地方,到处留下他追寻的足迹。一年多时间,他收集了200多万字的资料。全书86万多字,他是第一作者,课题负责人。写作时经常通宵达旦。
2000年患结肠癌没有让他停止研究。病床上,他的研究生把文章念出来,他一边输液一边听,指出毛病,给出修改意见。
2002年的脑溢血让他半边瘫痪,也没能阻挡他的研究。
连走路都摇晃的他,坚持给研究生上课,指导论文。一上课就是三四个小时。开始坐着讲,没法写板书,他觉得没状态,坚持站起来讲。
接着写书《艰辛的探索——毛泽东读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研究》。写书之前,他花了半年时间读毛泽东的读书批注,总结统计了521处。
袁辉初:读完博士再回来
广场右侧,鲜红的横幅“牢记伟人嘱托,办好湘潭大学”引人注目。41岁的袁辉初教授拿起笔,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他是在湘大读的硕士,2000年他去中山大学读博时,在范贤超和沧南面前说:“湘大是研究毛泽东思想的沃土,我一定会回湘大做研究。”读完博士,他回来了。
他像他的老师一样投入研究。每篇论文都有很强的针对性。他的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典范文本导读》被很多高校用作教材。
袁辉初的研究成果不仅体现在论文和书本里,他不遗余力在学生中宣传毛泽东思想,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两度获得“优秀班主任”称号。
毛泽东铜像广场上,冬日的阳光,温暖地洒在三代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者的身上。(本报记者 唐湘岳 本报通讯员 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