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考学、求职比喻为人生的十字路口,那么,它只意味着一次简单的选择,而不是成败的评判。
高三学生的刻苦、考研学生的奋斗、求职路上的艰辛,都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了。今天,很多人再看这样的刻苦与艰辛,都会回想起自己当初的样子。事实上,比较人生路上的种种考验,这些东西似乎还算轻松。
这几天在医院里,看到不少年轻的医生,他们显得疲惫、忙碌却兢兢业业。其中一位来自少数民族的医生,细心地、一次又一次地教一位手术后的老太太做恢复运动。他用双手扶着老太太的脚,抬起放下,放下抬起。供职于这样的医院,他们要穿过多少“十字路口”?比较今天担生死、救病患的压力与耐心,当年的“十字路口”当然是小儿科。
条条大路通罗马,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十字路口只是一次选择的机会。选对了,可能走上捷径,但走另一条远路却也不一定是坏事。宋代的司马光自号“迂叟”,这个迂,就是绕远的意思。结果,这位不惜绕远的砸缸少年历经坎坷,终以其丰沛的知识储备和道德底蕴成为宋朝名相,还主持编修了名垂青史的《资治通鉴》。当然,有时的选择是被动的,是“淘汰”的结果。但是,谁又能说只有主动的选择才是最正确的呢?要列举“误打误撞”成为本领域的杰出者的例子非常容易,比如被誉为西部歌王的王洛宾,一生3次入狱,坐牢时间达19年,1975年出狱时,他身无长物,却攒下3大本民歌集。王洛宾是北京人,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音乐系,本欲游学欧洲,谁想驻足西北。一生坎坷皆出意外,只有音乐是他的主动选择。可见,选择如登山,不管你登不登,山就在那里;不管你愿不愿意,选择就在那里,选择与成功不能划等号,重要的是恭以接事,敬以待人。
今天,社会需要多元化的选择,中国需要多元化的人才。据报道,很多地方多年前已将高级技工的月薪提到数万元以上,可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一去不返。诚然,知识改变命运,但知识不能是单一的、书本化的,而更多的是生活化、社会化、实践化。只有这样理解知识,才能看到“死在体制内”是多么的无厘头,“一考定终身”是多么的胡扯淡,人生的“十字路口”是多么的寻常而且多见。
数十年前,一位美国作家面对瓦尔登湖的平静与寂寞不能自己,坚定地选择了不再追求名利与物质的平淡生活。他说,你应该有你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不应该是你父亲的或者其他什么人的。或许会有人批评这种消极,但对弥漫的现代病而言,这并非毫无意义。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像毛遂那样“锥贮囊中,脱颖而出”的生命追求是可贵的,而平凡平静的生活同样可贵。只要你快乐,你的快乐也不影响他人的快乐,你的选择就值得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