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2月22日 星期日

    黎明村,我怎能不看你?

    ——八访黎明村杂记

    庄电一 《 光明日报 》( 2013年12月22日   03 版)

        八访黎明村之前,我在心里问自己:再访黎明村,是不是画蛇添足?一个曾被风沙逼得四分五裂的小荒村,真的值得我一次又一次前去采访吗?如此反复采写会不会令人生厌?

        我心中的疑问,在我身临其境之后就有答案了。12月8日,编辑部对我的这次采访又打出了一个“高分”:长篇通讯《八访黎明村见证巨变》以醒目、大气的“容貌”出现在《光明日报》头版头条的位置上。新闻界也给予了关注:人民网、中国网、新浪网等许多新闻网站立即转载。

        自1998年第一次到黎明村采访之后,我在2000年、2002年、2006年、2009年、2011年、2012年对这个曾被风沙逼得四分五裂的村庄进行了6次访问,先后采写了10余篇报道,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黎明村也成为我魂牵梦绕的地方。在完成对黎明村的七访之后,八访便成为我新的愿望。2013年年初我就开始酝酿了,也在思考如何寻找亮点、避免内容与主题的重复。

        尽管对那里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但八访黎明村还是让我感到激动。我的采访是如饥似渴的,我的记录是马不停蹄的,我的心绪是澎湃激昂的,我的写作也因此难以收笔。八访黎明村,还是让我有四个没想到:

        第一,没想到黎明村一年的变化竟这么大。去年还在建设中的养殖园区,现在已是羊只满棚了,村民的腰包更鼓了;当地政府为村里铺设了水泥路面,村民出行更方便了;外出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了,祖国的大好河山都留下了黎明村人的足迹……

        第二,没想到已经写了那么多还有这么多可写。黎明村的所见所闻令我兴奋,我感觉值得写的东西很多,虽然在写稿时一再提醒自己:报纸版面有限,不能写长了,不要做“无用功”,不要给编辑部增加额外负担,但我还是写长了,不得不再压缩、修改。

        第三,没想到当地对我的采访活动这么重视。八访黎明村这一天,正好赶上乡村换届选举,但乡党委书记赵军还是一直陪我采访,乡长随后也赶来。黎明村村民组长王新福更是早早就在村里等候。记者在村口看到了一块新立不久的大标牌“人进沙退创奇迹 生态建设显成效”,上面还写到了我七访黎明村的事。县委书记刘鹏云和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学增每次见到我都表示,欢迎我再来盐池、再访黎明村。

        第四,没想到黎明村人对我这么热情。我一到黎明村,此前多次采访过的崔福香老大娘就盯着汽车看,一看见我从汽车里走出来,她就迎上前来一把拉住我的手,兴奋地说:“这些天,我常常想,你该来了!”说着,便热情地往她家里让。我看这里离她家较远,就说不去了,她就把我往她二儿媳家让。在短短几十米的路上,她告诉我她老伴去世的消息,那情形就像告诉自己的亲人。在她二儿媳家,我坐了不大一会儿,几碗热气腾腾的菜就端上了桌。所有这一切让陪同记者采访的赵军书记很惊讶。赵军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五六百元交给我,要以我的名义送给老人,我来不及多想就把钱转交给老人并明确告诉她:“这是乡里的赵军书记送给你的。”

        在黎明村采访,我总嫌时间不够用。一转眼,太阳就落山了,我不能再在村里久留了,因为还有很长的路要赶呢。这一天,尽管我很早就出发了,但等我赶回银川时已到深夜。

        八访黎明村结束了,我依依不舍地向黎明村告别。我对他们说:在退休之前,我争取每年都来一次。村民们的回答令我感动:我们真心希望你多来!即使你退休了,我们也欢迎你来!

        黎明村令人想不到的事,还多着呢!

        黎明村,我怎么能不来采访你呢?就是退休了,我也要来看你!(本报记者 庄电一)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