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以色列商业大会日前在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召开。每年一次的商业大会,是以色列在经济领域最为重要、级别最高、规模最大、参会人数最多的会议。以色列领导人和有关国家政府官员、国际组织代表、商业精英、专家学者及企业家与会,共同探讨以色列和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尤其是中国成了本年度会议的焦点议题。与会者对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格外关注,迫切想了解中国经济的改革方向和走势以及对世界经济将产生的影响。
在开幕式上,亚洲开发银行前副行长、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董事长金立群向大会介绍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有关情况,并阐述了其对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金立群说:“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将主要影响到三个方面:市场将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为重要的决定性作用,资源的分配会变得更高效合理;人民收入将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低收入人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空间得以提升。”以色列总统佩雷斯就如何进一步提高以中经济合作水平与金立群进行了讨论。
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资深研究员、世界银行前亚洲地区首席经济学家黄育川对中国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充满信心,表示改革将会使中国经济实现更加合理的和可持续的增长。“三中全会认识到了这是一个较长期的结构性的问题。如果中国经济从明年到2020年可以保持一个7%的增长率,那么届时中国离成为高收入国家就不远了,将会为中国经济进一步向前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基础。”黄育川认为,外资在中国的直接投资结构将来也会变得更加全球化。在过去十年,亚洲其他国家工资水平扣除物价因素后停滞不前,而中国却增长了12.6%。中国在过去三十年里经济之所以取得持续快速发展,就是因为市场的作用越来越大。
以色列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尤金·坎德尔强调,中国在过去的三十年取得巨大成就,使创纪录的人口摆脱了贫困,变成了世界制造业强国。现在中国推进实施的资源集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概念发展模式需要更高程度的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需要经济转型。“非常明显,中国领导人已经在降低经济发展速度,更加依赖科技创新,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他说,以中两国总理今年5月在北京会面时表示要大力提升两国经济关系,加大两国经济与科技合作。双方已经建立了不同层面的合作机制,出台了合作指南,正在征集和策划实施各种合作项目和方案。坎德尔认为,以中经济体几乎具有完美的互补性和巨大的合作潜力,这种互补性决定了两国间的合作关系不是竞争性关系。中国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巨大的市场需求,意味着任何适合市场的技术和想法都可能产生巨大的效应。以色列以科技创新立国,注重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首先,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挑战以色列也经历过,中国可以分享以色列解决这些问题的经验,像解决农业、水技术、可再生能源等问题。其次,中国正在走一条科技发展升级换代的道路,致力于发展高科技。以色列是目前世界上少数几个依靠高科技立国的国家,以色列可以参与中国的科技发展进程。
会议主办方、以色列著名商业报纸《环球报》首席执行官埃坦·马德蒙说:“当前,经济和商业发展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因此了解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进程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同时也为以色列企业走向世界提供了机会。”
(本报特拉维夫12月19日电 本报驻特拉维夫记者 王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