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最初的抚育都应该是轻柔呵护的。
这一年中,作为两所小学的校长,我做的更多的是教育“均衡”和“融合”。从今年开始,东四七条小学改名为史家七条小学。史家小学和七条小学的融合更加深入。史家小学推行和谐教育,七条小学的“七巧板”活动强调学生的协调发展,两个学校各有特色,但是理念是相通的。我理解的教育均衡不是简单地把师资拉平,而是一种高水平的普及,各学校都保留自己的特色。七条小学的学生可以享受史家小学的课程,七条小学的教学校长也在史家小学任教,史家小学的7名教师在七条小学任教,其中5人都是市级教学骨干。两个学校还一起举办儿童节、教师节的活动,教研工作也不分彼此。在社会活动方面,史家小学继续推行阳光公益社,七条小学有21年义务为社区居民打气的传统,我们成立了行动公益社。
我希望,史家小学的品牌辐射能越来越广,让教育均衡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这一年,值得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着眼孩子的长远发展,更关注孩子的一生,而不是让孩子在各个培训班、占坑班里消耗掉本就不多的休息时间。很多家长的社会经验和育儿理念愈加丰富,他们更关注孩子的未来。我觉得,小学就是应该给孩子更多的尝试。相对于学习成绩,应切实关注孩子身体和生理的发育,让他们这一生都拥有持久快乐的能力。
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立德树人一直是我们的目标。我想,孩子不仅要“成材”,更要“成人”。在我的眼里,孩子就像一棵棵树苗一样,无论他们是苹果树还是梨树,都是“材”。苹果和梨子为什么非要评价出哪个更好呢?因此,小学阶段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最重要,而不是分数,分数背后的能力才是更应予以重视的。就像很多小学现在都取消了百分制,因为分数绝不该是衡量小学生优秀与否的标准。
这一年,各行各业的工作者都在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着。我也有一个教育梦,就是让小学成为孩子们梦开始的地方,让他们自在地成长,尽情地描画未来。七条小学这个学期的主题就是“七彩梦”,我相信,充满梦想的童年更加幸福。(北京史家小学、史家七条小学校长 王 欢)(本报记者姚晓丹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