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11月11日 星期一

    艺坛杂议

    现实主义精神的回归

    韩 蕾 《 光明日报 》( 2013年11月11日   14 版)

        近年来,国产电影在数量和票房方面均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然而,在大银幕热闹红火、电影事业蒸蒸日上的现象背后,我们却发现,一些电影人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心态日益浮躁起来。他们甚至以娱乐至上,以票房为尊,开始闭门造车、胡编滥造、简单模仿、生搬硬套,制作出的影片也就显得粗制滥造,内容单一,创意贫乏,格调不高。少了对现实生活的深切观照和对社会人生重大问题的深沉思考,有些影片显得浅薄而无力,即使凭借炒作的话题和庸俗的噱头,一时间获得了较高的票房,但对于观众审美情趣的引领和国产电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言,都是一种隐患。相比之下,能够深刻反映时代精神和当下现实生活的优秀影片还是太少。可见,现实主义精神的缺失已成为当下国产电影创作中的一个短板。

        作为大众最容易接受的一种艺术形式,电影理应将创作视角聚焦于老百姓当下的喜怒哀乐,反映社会生活和时代精神。其实,现实主义一直是中国电影创作的优良传统。《神女》《十字街头》《马路天使》《夜半歌声》《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乌鸦与麻雀》《天云山传奇》《芙蓉镇》……现实主义题材从上世纪初萌芽到三四十年代趋于成熟,再到八九十年代寻求精神的复归,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可以说,在中国电影一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如同一支高擎的火炬,奠定了中国电影的基础,指明了中国电影的发展方向,并向世界影坛显示出中国电影独特的艺术品格。令人欣喜的是,近一年来,《中国合伙人》《北京遇上西雅图》等现实题材影片从众多商业大片中脱颖而出,在取得骄人商业成绩的同时,也让人们看到了中国电影现实主义精神的回归。如何抓住这个机遇,创作出一批贴近实际、贴近现实、贴近群众的优秀影片,这是电影人亟待思考的问题。

        电影毕竟是一门艺术,在反映现实的同时,必须给人带来审美上的享受。在实际操作中,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经常会遇到“离现实越近,离市场越远”的魔咒。要打破“魔咒”,电影人在坚持现实主义创作的同时,就要对创作手法进行革新。11月8日在全国公映的电影《爱·回家》就为这种革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式。影片以一个女高中生罪犯的故事为线索,通过大量生活片段般的镜头及写实的手法带领观众一同探索了一起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和社会成因。在整部影片中,多次出现了“水”和“镜子”的概念,用这种别具象征意味的道具来凝聚焦点,不仅让画面显得隽永深邃,同时也赋予观众更多的想象空间。饮水、喷泉、洗车,甚至母女之间相互泼水,都让“水”这个充满柔性、千变万化的事物成为一个核心搭载。一面是上善若水,一面是水滴石穿,软硬两个极端的变化只在于内心。而一小片镜子,既是女性涂脂抹粉所用,也是结束生命的利器,更是内心直面的成像。对影片中的女性群体而言,镜子内外,是残酷的现实和美好的憧憬共同奏鸣的挽歌。这些细节充满生活质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在都市青春题材扎堆的情境下,《爱·回家》另辟蹊径,展现出一个具有残酷美感的青春画面。抛开类似题材动辄暴力抑或说教的俗套,影片通过现实元素牵动观众的情感。这在中国电影界既是一种大胆的创新尝试,也留给了观影者更多的思考空间。

        艺术高于现实但终归来源于现实。据了解,在电影拍摄之前,身兼导演和编剧双重身份的陈双印带着团队多次深入司法机关和女子监狱内部,调研了大量案例资料,与囚犯、狱警等展开了面对面的交流,甚至在影片中很多角色演员就是正在服刑的监狱人员的“本色演出”。对他们来说,这不是一场表演,就是身边实实在在的生活。这也给当下的现实题材创作以启示——现实是最丰富的艺术宝藏,可这个宝藏需要用心去挖掘,电影人创作现实主义题材影片,就要把心静下来,把身体沉下去,现实之美以及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回归正是需要一番寻觅才能发现的。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