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一批批青年赴延安上抗大,投奔共产党,追求光明进步。从西安到延安,行程八百里,自然条件恶劣,还有国民党的重重阻挠,险象丛生。坎坷求学路,就是抗大的入学试题。抗大的课程被风趣地称为:爬大山挖窑洞,吃小米出出操,发动群众打鬼子。日复一日的艰苦生活像磨刀石一样,砥砺磨炼了学员的坚定信念。据统计,抗大总校学员近三万人在战争年代没有一个叛徒,新中国后抗大学员少将以上的二百多人没有一个腐败的。“两个没有”,见证了抗大过硬的思想作风教育,生活化、常态化的教育方法也给当前整治“四风”提供了有益启示。
好作风须在日常生活中检视,也须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延安时期,毛泽东在窑洞旁边种菜,朱德手把手地教人种地纺线,周恩来被评为纺线能手,任弼时还获得过纺线比赛第一名。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延安创造了“只见公仆不见官”的景象。1944年,美国军事观察组来到延安,成员谢伟思后来报告说,和国统区相比,这里“不存在铺张粉饰和礼节俗套。官员和人民与我们的关系,以及中国人相互之间的关系,都是坦诚,直率和友好的。”著名华侨陈嘉庚也感言,“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好作风需在人民群众中扎下根,也需在实际问题中求实效。小伙办护照,工作人员故意为难,使其多次往返北京和家乡,这样的新闻之所以引发很多人的共鸣,就是因为类似的事不少人都遭遇过。新风吹一吹,涛声又依旧。整治四风难,难就难在它是公权力的痼疾。既然不能一劳永逸,那就得常洗澡,勤除垢,才能保持肌体洁净,在党内保有清明之风。
时过境迁,和延安时期比,现在的物质生活条件早已有了很大改善,具体的工作内容任务也不同于彼时。然而,置身社会转型期,深化改革的任务艰巨繁重,活跃复杂的思想前所未有。对于四风要保持高压态势,常抓不懈,建章立制,引入法治思维,创设好作风的制度轨道和文化氛围。同时,对个人来说,如果只是被动应对,轻则劳力劳心,劳累不堪,重则四风缠身,仕途变危途。等到触犯刑律,再反省忏悔,悔之晚矣。只有自觉培养健康生活情趣,多交几个基层朋友,主动在日常生活中锤炼好作风,才能抵御四风的渗透侵袭。
眼下,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引向纵深。然而,开了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查摆完问题,出过汗,红过脸,有的同志开始松口气歇歇脚,有的开始数日子活动何时结束。同志,且莫放松警惕,行百里者半九十,整治四风没有完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