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8月05日 星期一

    电影《正骨》:正人正心

    作者:仲呈祥 《光明日报》( 2013年08月05日 14版)

        詹文冠作为编剧,已有好几部电影作品。但作为导演,《正骨》是其处女作。7月7日,正是“七七事变”76周年纪念日,有幸在中国电影家协会观摩他的抗日题材影片《正骨》,感触良多。时下,此类题材影视作品,虽不乏佳作,但确实冒出了不少以赚钱为目的、戏说消费历史的“雷剧”,遭到观众的批评。《正骨》以独特的视角,通过具有300多年历史的“平乐郭氏正骨医术”传人在抗日战争背景下“正骨”的故事,深刻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从物质上、精神上对中华民族进行掠夺的卑劣行径,讴歌了以中医正骨为代表的中华优秀儿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伟大精神。影片不趋时、不媚俗,坚守“文化化人、艺术养心”的原则,努力将“有思想的艺术”与“有艺术的思想”统一起来,给人以宝贵的认识启迪和难得的审美享受。

        片名《正骨》,顾名思义,首先是正生理之骨;但又不仅于此,更深层的是正精神之骨。生理之骨的健壮固然重要,而精神之骨的坚强更为重要。中华民族之所以不可战胜,中华文化五千年历史之所以未曾断档,伟大的抗日战争之所以取得胜利,其根源还在于以从郭健三到郭春运为代表的中国人坚信和践行着“己骨不正,焉能正人”;“精神之骨不正,何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真理。一个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自觉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条件下都在精神上“正骨”,就能保证具有强大的文化实力。这在当下,何其重要!这便是影片《正骨》的文化品位、精神指向。

        《正骨》告诉我们:侵略者绝不止于掠夺中国领土和物质,而且贪得无厌地从精神文化上向中华民族进行掠夺。影片一开始,伊东之流冒充八路军,欺骗郭健三为之诊治正骨,乃是为了掠夺“平乐郭氏正骨医术”文化和医术秘方,更是为了掠夺郭健三的民族自尊乃至掠夺了郭健三的生命。老药师“酸叔”的慷慨陈辞,与其说是对郭健三的批评,倒不如说是对日寇的掠夺和侵略的血泪控诉!往后,伊东之女骑马摔成骨折,求郭春运医治,间谍西村又设计诱惑郭春运使用祖传郭氏秘方,以便盗窃而据为己有。这是又一次掠夺中华医学瑰宝。令人深思的是,郭春运坚守“医者仁心”之道,以中华民族的博大胸怀和包容性为伊东之女诊治正骨,并粉碎了伊东、西村之流掠夺秘方的阴谋。

        《正骨》虽未正面表现侵略与反侵略战争的炮火硝烟,但却从精神文化的更高层次上描写了“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日本大和民族“菊花与刀”的文化在正义与邪恶上的这场激烈较量,使影片《正骨》在抗日战争题材作品中具有了独特的文化品格和认识、审美价值。

        《正骨》既为处女作,稚嫩之处,在所难免。首先,窃以为导演的案头准备、尤其是对中华文化和大和民族文化的学术准备尚不充分,因而有些人物的对话并未深刻准确地升华到哲学层面的文化档次,个别道白,还带有知识性硬伤。其次,片尾让侵略者伊东反思大和民族文化并获得辩证之认识,窃以为不符合伊东的思维逻辑、情感逻辑和行为语言逻辑,是编导有意为之,多少有点美化了侵略者形象。其三,作为导演,全片的整体把握上似用力过度,而在细节与氛围的营造上又略嫌粗疏;百姓服装也太新、太干净,实在与日寇侵略者铁蹄蹂躏下的苦难民众实际相距甚远。也许这样讲,是因为爱之既深,求之过苛吧。

        (作者为中国文联原副主席)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