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流滚滚,作战装备一枪一炮、一车一船哪里受损、在哪儿受损,需要如何保障,“中军帐”内可全程实时精确感知;
兵撒千里,保障队伍一兵一卒、保障资源一弹一铆哪里急需就往哪里调度,战场保障要素一体联动,实现自组织、自协同……
这一全新的装备保障方式,得益于南京军区某雷达仓库高级工程师刘茹研发的装备保障感知系统。不久前,这项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刘茹是我国恢复高考后部队特招入伍的第一批大学生,她主动申请到南京军区后勤部下属的一个营级维修保障单位——雷达修理所工作,又是全军基层军械修理单位的第一个大学生女干部。为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对维修保障提出的新要求,她3次调整专业方向,每次转换都面临知识“归零”,但她从不气馁,始终保持敏锐的触角,积极适应变化。
2009年,刘茹受领装备保障感知系统研发任务,如果按部就班展开至少需要8年。刘茹带领课题组加班加点,自己吃住在实验室。经过两年多攻关,刘茹带领课题组成功将装备保障分队数字化野战保障系统等多个零散系统融入装备保障感知系统。
在基层雷达修理岗位坚守29年,长期与雷达、计算机打交道,加上没日没夜加班,刘茹在不断收获成果的同时,也落下心脏病、胆结石、肾结石等一身疾病。几乎每出一项成果,她都会大病一场。2010年,刘茹受领主研装备保障感知系统研制任务,在关键阶段,她每天休息不足4小时,心肌炎、骨膜炎、神经衰弱等毛病常常复发。刘茹就把药放在办公室、实验室和公文包里,痛了就吃一把药。经过半年多连续奋战,直到最后一组数据完全吻合时,刘茹再也支撑不住,从椅子上摔倒在地,被送进医院。
入伍29年,她取得军队科技进步奖15项,其中一、二等奖各两项。近5年来,刘茹还利用外出巡修、集中培训、疑难问题会诊等时机,帮带培养基层技术骨干2000多人次,为全军各军兵种和军区部队培训信息化骨干56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