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成功覆盖亚太。当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发贺电,表彰一代代“北斗人”作出的卓越贡献。在“北斗”科研群体中,有这样一个240余人的青年团队——
拥有4名国家级专家,但平均年龄不到30岁;他们是重大专项导航技术方向专家组组长单位,是国内唯一同时担任系统核心体制、卫星关键载荷、运控主体、测试设备研制任务的单位。这个团队就是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青年科研团队。
“建成中国人的‘千里眼’”
拥有“千里眼”,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
1994年,美国在全球首先建成GPS卫星定位系统,“千里眼”被美国人抢先实现。刚满而立之年、时任国防科大电子技术系总工、现任副校长的庄钊文教授,带领几位年轻博士临危受命,他们立下誓言:“一定要建成中国人自己的‘千里眼’!”
在导师庄钊文教授的指导下,3位平均年龄不到26岁的在读博士生王飞雪、雍少为和欧钢,提出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他们将这份旨在解决信号传输与接收难题的“全数字化快速捕获信号与接收技术方案”,呈递给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奠基人之一、中科院院士陈芳允。半年后,这个青年科研团队得到一笔4万元的鼓励尝试经费和一台当时较先进的台式计算机。3年后,我国10多年来未能解决的瓶颈技术,竟被这个青年科研团队完美破解。
经过18年艰苦攻关,国防科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青年科研团队突破“北斗一号”地面中心站关键技术瓶颈,在国内率先研制成功“北斗一号”手持用户机系列;在我国第二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担当主力军,为覆盖亚太地区的“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的正式开通作出突出贡献。
“我们首先是战斗队,然后才是科研团队。”带头人庄钊文教授说,“对祖国的忠诚,是推动我们创新的最强引擎。”
2009年,一个由欧洲航空航天局专家领衔的代表团飞抵北京,代表欧盟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要求与我国“北斗”系统展开争议已久的频率谈判。这一艰苦卓绝的拉锯式谈判持续了3年。国防科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青年科研团队在参与谈判的同时,刻苦攻关,探索出一套独一无二的信号体制理论并成功申请专利,在这场“电磁领土”保卫战中,为国家赢得尊严。
“我们只坚持真理”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在国防科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青年科研团队实验室内,亚里士多德的这句名言挂在显要之处。
2004年,“北斗”项目进行中期评审,团队科研人员在听另一家科研部门某技术项目的评审报告时,发现一个较严重的技术缺陷。他们当场指出问题,会后,又运用两种高端技术手段,将技术缺陷及时论证出来,并提供解决手段。有人劝他们:这个项目不是你们负责,你们这样做,不怕得罪人吗?但团队科研人员坚定回答:“我们只坚持真理。”
唯真理是瞻,是国防科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青年科研团队的精神基因。在这个团队,开展学术讨论和项目研讨时没有师生之分,每一个人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国内同行这样评价他们:学术自由,理念先进。回忆起团队研制抗干扰技术的历程时,讲师张国柱说:“当时,与我争吵最多的学生是刘小汇和葛锐,谁也说服不了谁。争吵过程是相互磨合和不断提高的过程,最终大家找到了很好的解决办法。”
“李云龙式的团队”
“你们是李云龙式的团队,敢于亮剑,亮剑必胜!”中科院院士、“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这样评价国防科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青年科研团队。
2007年,我国一颗北斗卫星在试运行过程中,受到强烈干扰,导致信号传输中断。专家分析原因,认为复杂电磁环境是“罪魁祸首”。如3个月内问题不能解决,即将组网的数十颗卫星发射将无限期推迟,已发射的卫星将无法使用,情况危急!
面对复杂电磁环境“瘟疫”,多数国内同行倾向“躲”,认为采取这样的解决方案技术难度小、耗时短,比较稳妥。但国防科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青年科研团队认为,“躲”的方案不可取,因为,按这个方案工程改造需2年时间,国家还要承受数亿资金损失,且电磁环境稍有变化,卫星就要“躲”个没完,治标不治本。因此,他们倾向于“抗”的方案,相当于给卫星注入“抗体”。这一方案耗费资金少,治标治本,但技术难度大,风险高。“三个月内,我们一定拿出解决方案!”国防科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青年科研团队立下军令状。那段时间,由庄钊文教授挂帅,集合所有专业组的精兵强将开展攻关。在最紧张的2008年3月,所有人员每天2/3的时间都在实验室度过。不到3个月,他们研制出具有强大抗干扰能力的卫星载荷,还做了诸如修正航天指标数据等“份外事”。
他们逐梦“北斗”,凝聚成一个愿景:推动“北斗”成为世界最先进的卫星导航系统。(本报记者 陈劲松 本报通讯员 宋淑丽 吴亚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