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常州大学作为第一单位、丁建宁教授主持完成的“多晶硅冷氢化生产核心专用加热合成反应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一成果保持了该校每两年获1项国家科技奖的强劲势头。
2010年由江苏工业学院更名为常州大学后,学校迈入了“五年夯基,十年腾飞”的关键期,如何实现新一轮发展?常州大学党委书记史国栋认为,协同创新,推进内涵式发展是关键所在。
去行政化、促个性发展,人才撑起新高度
邓林红,常州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领军人才,也是常州引进的首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谈及加盟,邓林红表示,“学校位于常州科教城,集聚了660家研发机构和高科技企业,一大批院所在此设立研发和孵化基地,科研优势得天独厚。”
一所普通高等院校,要抢占高端人才制高点,除了给经费、实验室等做法,还要有“独门秘笈”。常州大学校长浦玉忠认为,引才光靠学校自身也许形不成吸引力,但若把政府作为“后盾”,便能形成“强磁场”,最终实现人才共享共用。近两年,常州大学融入常州市引智工程,投入9000余万元引进100多位博士、30多位海归人才。
人才像“候鸟”,建设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才能把“候鸟”留住。常州大学领导层认识到,必须为人才留足发展空间,去除繁琐的行政事务工作,鼓励他们“甩开膀子”发挥所长。
四月的一天,常州大学安全工程专业邵辉教授正坐在办公桌前认真设计招生宣传画。一个教授不搞科研、研究教学,为何“不务正业”管起了招生?原来,伴随“去行政化”逐渐成为高教管理改革的方向,常州大学在江苏省率先施行了“专业负责人”制度。
专业负责人都是学科专家,虽不担任行政职务,但在专业定位、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等方面享有主导权。邵辉告诉记者,“从招生到就业,我们这些专业负责人都亲力亲为。”
采访中,记者发现,在常州大学,教师除了职称上的差异,还逐渐分成了两大“流派”——教学为主型和教学研究型,工作任务、考核标准都不尽相同。为了激发教师潜能,学校正尝试对教师进行分类管理和考核,实现教师个性化发展。
去行政化,促个性发展,常州大学在学科建设、教育教学、科技研发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人才推动学校融入行业和地方,为产学研合作和协同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浦玉忠说。
做实、做深、做活,产学研走出“围墙”
2011年12月,常州大学迎来了又一次发展机遇:江苏省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中国石油化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共建常州大学。四方将对常州大学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予以支持,进一步提升了办学水平。
一所地方高校受到三大石油公司青睐,这绝非偶然。多年来,常州大学立足地方、服务行业,跨越与经济社会发展接壤的“围墙”,搭建多层次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培育产学研项目,“产学研合作”已成为该校突出的办学特色。
常大人深知,只有把产学研做实、做深、做活,才能避免合作中的“门诊”现象,建立有机、长效的联系机制。
为解决吐哈油田的技术难题,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韦忠良只身来到新疆,面对四周的戈壁滩,他每天步行于各口油井之间,搜集第一手实钻资料,一天要走上四五十公里。实验提前半个月完成,韦忠良感动着每一个服务的企业。如今,常州大学已与众多油田签订了合作开发项目。在常州大学,像韦忠良这样的老师数不胜数。
“几乎所有院校都在做产学研,而且名牌高校占有绝大部分资金、设备等。常州大学要在竞争中突围,必须进一步扎根常州乃至江苏大地。”史国栋告诉记者,学校启动了“产学研111工程”,选派100名素质好、业务精的博士、教授到乡镇、企业挂职;建立100家产学研合作基地;培育10家特大型企业为长期紧密合作伙伴。
截至目前,常州大学已与20多个市、县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与1200多家企业洽谈并实施了产学研合作项目。大规模的产学研合作带动学校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6年内4次问鼎国家级科技大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2012年突破历史记录达到4项;建成学校首个国家级平台。
“学生思想走向哪,工作就跟进到哪”
2012级新生一入学,常州大学的“学长们”也随之“上岗”。这不,李元章学长正以“过来人”的切身体验,向新生讲解如何早日适应大学生活。
“长期以来,大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较多采用灌输式,而在今天,强迫命令反会挫伤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常州大学团委书记牟静告诉记者,学长用平等身份关注新生成长,将管理模式从单向灌输型向学生之间互动渗透、互动交流型转变。
随着社会发展,学生的思想、兴趣也在发生着转变。浦玉忠表示,“跟进式教育”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充分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使学校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与学生的变化互动共进,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实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程道银,常州大学自动化09级学生。刚入学那会,很喜欢设计制作智能车的他,在校园内找不到设备、训练场地及队友。“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学校根据同学爱好建起了‘科学艺术综合创新中心’,不仅包含智能车、智能机器人等项目,还有陶瓷制作车间”,常州大学教务处处长席海涛介绍。正是学生思想走向哪,工作就跟进到哪。
“想创业,遇难题咋办?找校团委创业诊所啊!”这是时下常州大学的“流行语”。2011年,常州大学开设“创业诊所”,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同行、朋辈和专家的综合智慧。早在几年前,常州大学就在全校开设了创业课程,每年拿出数十万元资金资助大学生创新创业,还专门开辟创业实践基地,为大学生模拟创业提供便利。
举办“常州大学高层论坛”,邀请知名人士到常大与学子畅谈成才成功之路;成立华罗庚学院,采用小班化、学业导师和学术导师相结合的双导师制和淘汰机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多年来,常州大学的就业率在全省名列前茅,学生在各类竞赛中的获奖人次和等级不断提升,程道银和他的伙伴们获得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二等奖。(本报记者 苏 雁 本报通讯员 许学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