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河北省霸州市劳动部门主办的2013年春季人才交流会吸引了4300余名高校毕业生和各类高级技工前来参会,现场达成就业意向者1800余人。
类似的人才交流活动霸州已连续举办多年,这在县级市中并不常见。“十一五”伊始,霸州市就制定了《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京津人才对接工程”、“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引进工程”等11项重点人才工程。
过去,毗邻京津的区位优势反而成为霸州引进人才的劣势,人才“空吸”现象尤为突出,高素质、高水平的大学生和技工人员大多选择留在京津。霸州市瞄准当地民营企业发达的特点,让人才与产业对接,将企业急需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掌握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人才和文化人才作为引进对象,住房、落户、子女入学等由政府负责,搭设展示舞台、晋升和职称评定由企业落实,努力实现高层次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干得好。
“在前进钢铁集团工作岗位的变化就是我个人的成长史,是公司给了我施展的舞台。”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炼专业的周兴现在已是公司的副总工程师,8年前他作为公司引进的人才来到霸州,先后经历高炉炉长、烧结厂厂长、公司副总工程师等岗位。在前进钢铁集团公司,先进技术的推广、新技术的攻坚克难处处都能找到他的身影。
文化产业需要挖掘,而文化人才更需要挖掘。曾获得全国“国花杯”戏曲琴师大赛金奖的冯雷被政府安排在文化部门从事专职工作;全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张新立每月都能在市里领到固定的生活补贴,但他的工作室却设在家里,创作收入也全部归个人所有;擅长霸州历史文化研究的苏强由一名乡镇普通工作人员调入市文联,从事专职历史文化研究工作,相关著作成果也已编印出版。
相对于引智育才的传统模式,该市还尝试对高端人才“异地用脑”。2007年,霸州市成立河北省首家县级民企大讲堂,先后聘请温州市经济学会会长马津龙、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陈少峰、蒙牛集团副总裁兼人力资源总监张文等多名高校学者和知名企业家进行专题讲授,培训企业管理人员达2000人次。而戏曲专家魏子晨、古建专家王希富等10余名非霸州籍文化精英也作为文化顾问服务于霸州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通过高端人才与产业的对接,霸州市已形成人才吸附能力与产业优势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产业品质得到不断提升。由各类人才主导的科技项目中,列入国家、省部级科技计划的项目达28项,由他们组成建立的廊坊市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有6个,累积转化科技成果58项。2012年,有2家民营企业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民营企业入围河北省制造业百强,全市共申报专利313项、授权239项,数量和质量均居廊坊市前列。作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县,霸州市还连续17年捧得“全国文化先进县”荣誉称号,这都得益于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本报记者 王海磬 通讯员 谭继涛、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