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4月16日一版头条刊登的《湖北社科界讨论理论自信》一文,通过对湖北社科界兴起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讨论活动的介绍,启发人们对如何建立理论自信、如何建立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进行深入思考,在首都理论界引起热烈反响,大家就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实践是理论自信的坚实基础
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室副主任黄相怀:首先,我们的理论自信来自实践。搞教学、做科研如果脱离了实践,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既浪费资源,又收不到效果。其次,我们的理论自信来自基于实践的研究。只有深入实践,从实践中挖掘、提炼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思想元素和理论范式,才能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话语体系。最后,我们的理论自信来自于研究成果的实际运用。只有作用于实践、指导社会实践,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才能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体现自己的地位和价值。
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崔新建:理论自信对于理论创新至关重要。社科工作者如果连起码的理论自信都没有,就不可能有真正原创性的理论成果。但理论自信不是盲目自信或自满,其依据有两个:一个依据是实践。只有来自于实践,能够解决实践中重大现实问题的理论,才具备自信的条件和基础。另一个依据是群众。正如马克思所言,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理论离开实践,就没有生命力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陈先达: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是重视实践的。实践观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根本变革起到了根本作用。在马克思主义中,实践观、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结合在一起的。马克思主义重视实践,实际上是和重视群众结合在一起的,是和重视时代发展、社会发展结合在一起的。所以,进行理论研究必须立足实际、面向实践。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聂锦芳:不少论者鉴于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性、现实性,因而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看法,认为只要面向社会、思考现实,理论就会达致深刻。其实这不过是一种简单、天真的主观愿望,它严重低估了社会和现实的复杂性,以及理解、把握它们的艰难程度,更不用说付诸行动的实践方面的多重制约了。理论关注现实,不是做时代的传声筒,它与现实、时代的关系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诠释现实,从宏观、抽象的角度对重大而复杂的社会问题给予客观、全面的梳理和合理性说明与解释,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寻找到线索,在表面平行的结构中看到等级和次序,在茫无头绪的过程中探究问题的症结;二是审视现实,理论应当以一种反思性的态度对现实提出质疑,看出其不足和缺陷;三是超越现实,而非脱离现实,从现实出发示范和引导时代。
建立理论自信,必须抛弃不良学风
中国社科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尹韵公:建立理论自信,是当代中国理论界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和历史担当,也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必要条件。然而,当下学术界有一股不正确的风气,即只要写学术论文,就必须要有国外的理论框架,有的学科还要求使用数学模型以及可有可无的数据。其实,他们恰恰忘记了一个最基本的规律:不是实际适应理论,而是理论在适应实际的基础上生长和成熟。动辄就搬西方理论,本身就是理论不自信的表现。中国改革开放30余年,已经为理论界提供了大量丰富的实践素材。对为全世界所注目的中国道路实践进行新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概括,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确立的理论自信。从一定意义上讲,建立理论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必要理论准备。当然,我们不反对学习和借鉴国外的优秀文明成果。但是,前提是任何学习和借鉴必须适合对象国家和对象民族的实际。
陈先达:我们现在的哲学文章最大的问题是概念太多,真正能回答实际问题的很少,所以文章越写越空、越写越抽象。如果哲学争论只是停留于概念本身,就永远无法说清问题;如果哲学离开实践,就没有生命力、没有感召力。只要立足中国实践,就肯定能发现中国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就会具有中国特色。(本报记者 王 琎 周晓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