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的颜色越来越深,天气越来越热。短短几天,我的衣服就从冬天的毛衣,换成夏季作训服、再换成薄薄的海魂衫,四季转换一圈——
1月29日至2月15日,由导弹驱逐舰青岛舰、导弹护卫舰烟台舰、盐城舰组成的海军北海舰队舰艇编队,赴南沙海域战备巡逻,并在西太平洋远海训练,历时18天。我随青岛舰航行5800多海里,约等于1万多公里。
出海吃不到海鲜
从青岛某军港出发,沿黄海、东海,一路驶向东南。在舰队靠近南沙岛礁附近航行时,平时消失的电话信号忽然出现,收到隔天的一条来自朋友的问候短信:“在海上多吃些海鲜。”我不禁一笑,想象中大海上应该是离海鲜最近的地方了,但军舰在海上不钓鱼,确实没什么海鲜可吃。
出航时的饭菜,与平时在陆地上相近,三四个炒菜一个汤,蔬菜略少一些,汤多为海带汤、西红柿鸡蛋汤、绿豆汤等。吃饭时,战士们分成三批,一批就餐、一批当更、一批保养装备。
此次远海训练一切紧贴实战,所以官兵们在船上也会吃“战备干粮”:单兵自热食品,比如鱼香肉丝、宫保鸡丁等。不过,只要是炊事班“开伙”,炊事班几个老兵就会大显身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道“扒猪蹄”,非常美味。这些炊事兵也都有自己的战位,如果到了战时,船上不“开伙”,炊事班就负责搬运弹药。
舰上的官兵居住的是四人或两人的固定仓室。不出海的时候,舰艇兵没有营房,这里就是官兵的家。仓室面积不大,因为是密闭的结构,没有窗户,透气要使用空调。船在海上遇到风浪之前会提前预报,桌面上的生活用品要收进抽屉,防止在倾斜和颠簸中滑落。我刚住进去的时候,花了很久才适应。
第一次出海,体会到远海风浪的厉害,着实尝到晕船的滋味:头晕脑胀,虽然吃不下饭,胃中空空,却逃不开翻滚着的呕吐感。无力的身体支撑起变得很重的头,随甲板每一次和海平面形成角度,迎接蚀骨般的头疼。
官兵中也有晕船的。刚刚出海,我就看到一个瘦瘦的小伙子背着挎包靠在自己的战位上,眉头紧锁,面色苍白,弯下腰狂吐。他叫王璇,是第一次出海的新兵。战友扶住他,劝他回舱躺一下,他摇摇头,继续坚守在战位上。
看到这样的战士,我的晕船症状似乎也减轻了。意志,确实可以战胜很多东西。
剑拔弩张下的“平常心”
自编队通过宫古海峡,就有外国侦察机时高时低的窥探,外国军舰时远时近的跟踪。
官兵们气定神闲。后甲板上,一位壮硕的编队指挥员绕着护栏快走锻炼,脚步稳健,不时过来跟我们打趣:“都出来晒晒太阳啊,补钙!”这时他似乎看出我心中的忐忑,向船尾方向看了一眼,笑着说,“他们要放轻松,快点儿习惯,我们会经常出现在太平洋上!”
舰载直升机又从后甲板上起飞,进行反潜训练。约一个小时候后,直升机返回母舰,稳稳降落。打开舱门,走出一个阳光帅气的小伙子,一笑两个酒窝:“训练很成功!”见他满头的汗,我问他老这么飞,是不是很枯燥。“怎么会!”他回答:难得有远海训练的机会,各种环境条件和近海都不一样,每次飞行都有非常宝贵的收获,“我还远远没飞够呢!”这个人叫张科言。过年那天下午央视直播连线,张科言在电视里露了个脸,他向家人敬了个军礼,说:“我的父母妻儿,今年训练不能陪你们,回去一定会好好补偿你们!”
和张科言对话的过程中,一个小伙子一直蹲在飞机顶,装装卸卸,一会儿就汗流浃背,脸也晒得更黑。他是舰载机机械师怀韬,今年1月24日刚满25岁,本打算2月6日和女朋友领结婚证,因参加这次行动,只得推迟。女朋友难免有些怨言:“舰队才是你老婆啊,叫你走你就走!”但怀韬知道女朋友只是抱怨,他幸福地说:“她心里还是支持我的,她会好好地等我回去。”
在船舱的地下二层,是庞大的燃油机舱,发动机噪音始终在100分贝以上,温度超过38度。一个大眼睛、皮肤黑黑的小伙子正在检查发动机仪表数据。我对着他大喊:“热不热?”他满头汗珠,忽闪着大眼睛也对我喊:“不热!”我又问:“吵不吵?”“不吵,习惯了!”小伙子叫朱岑威,中国海军北海舰队青岛舰机电兵,19岁,在很多家庭里,这个年龄段的,还只是个被父母宠着的孩子。一级军士长郗兴京,是青岛舰柴油机班班长,当兵26年,军龄比舰龄还长,由于腰疼,他的背部经常放一个热水袋,那是一次车祸留下的后遗症,但这从未影响他执行任何任务。中国军队序列中,士兵最高军衔是一级军士长,能荣获这个军衔的很少。这些高级士官,是战舰的脊梁。
以前,只觉得海军浪漫,人在海上,才体会到真正的海军生活:举目四望,都是一样的水天相接,摸摸栏杆,满手是盐;人随风浪飘荡,没有手机信号,没有网络,不能玩微博,深夜,满天星光,脚下是漆黑的海水。警报响起,战士们迅速跑向战位。警报解除,紧绷的神经松弛下来。出海十几天拉响100多次战斗警报,而这只是一次例行的巡逻和训练任务。
在剑拔弩张的态势下,海军有一批这样拥有“平常心”的人。无论环境如何险恶,他们总能露出无畏的笑容。看到他们,我确信,人民海军不可战胜。
置于死地而后生
2月10日早上8点,海面上三艘军舰成一字队列向南航行,军舰在海面上划出白色尾迹。朝阳掩映下的左舷分外闪亮。后甲板上,《义勇军进行曲》响起,军舰上正在举行升旗仪式。升旗完毕,军人们举起右拳,庄严宣誓:“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誓死保卫祖国……”
升旗仪式结束后,官兵们没有休息,立刻投入到新一轮演习中。
直升机呼啸着升起,飞离母舰,到达预定海域,在海面十几米的上空悬停,机组人员熟练精准的配合,将声纳慢慢投入海中,螺旋桨在水面上激起圆形的波浪,水雾如烟,向四周弥散。十几分钟后,直升机收起声纳,指挥中心已收到信息,已成功获取有效数据。直升机则飞向更远的海域,探寻新的目标。
18天的远航,以青岛号为旗舰的远海训练编队设置的情况涵盖对空、对海、对岸和反潜,多达26个训练科目。攻击训练从警告、警戒、驱逐直至发射导弹鱼雷,防御训练从中弹、灭火、封舱直至发生爆炸失去动力,置于死地而后生。攻则取其要害,不给对手留活路,防则尽设险境,不给自己留余地。
丰硕的训练成果,需要完美的装备作支撑。
编队在小于50米视距的浓雾中启航,昼夜连续航行,4次过海峡,经历狭水道和岛礁区,经受大风浪洗礼,在这样的条件下,全部装备始终处于可靠和稳定状态,写下远海大洋装备重大故障“零”记录。“出发前我们针对各种突发情况制定了多种处置预案,比如在海战中,我方舰艇遭受攻击造成主动力及武备系统故障情况下,装备怎样应急保障等等。我们还全程利用振动检测、光谱分析等高科技对装备实施监测,把装备故障点消灭在未发之时。”编队副指挥员、北海舰队装备部长刘庚群少将高兴地说:“事实证明,效果还不错!”
一艘军舰就是一座现代化城堡,军舰现代化程度标志着国家的现代化水平,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成果会在军舰上集中地体现。
1996年开始服役于北海舰队的青岛号是新中国自主研发建造的052型第二代导弹驱逐舰。从服役开始到现在,曾经出访过23个国家,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军史上首次环球航行,圆满完成北海舰队第一次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和多次远海任务。是一艘名副其实的“明星舰”。经过近3年的全面升级后,实现了综合作战能力和武器装备信息化程度两个大幅提高。采用的国产新一代指控系统,在实时性能、网络容量、分析建模等方面都有长足进步,舰载武器全部国产化。
随着国产新一代大、中型主战舰艇的接连服役,中国海军已成为太平洋上不可轻视的存在。
海洋,我们来了
宫古海峡,是琉球群岛的主岛冲绳岛和宫古岛之间的一条海上航道,中国的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都在这个海峡的附近。通过宫古海峡,意味着突破了“第一岛链”。
所谓“岛链”,它既有地理上的含义,又有政治军事上的内容。冷战时期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提出的岛链战略,意在围堵亚洲大陆。近年来,我国海军多次穿越第一岛链,进入西太平洋进行演练。如今,无论是现代国际关系的发展,还是现代战争模式的演进,“岛链”的实际意义正在瓦解,但有些国家依旧抱着“岛链”旧梦,还想实施封锁。
19世纪末,马汉提出海权理论,对英美日等海上强国影响深远,他们视海洋权利为命脉,一向极力争取。5000年来,中华民族曾有多少梦想止步在这浩瀚的太平洋上。迈过20世纪,今天的太平洋上,中国军舰的身影出现得越来越频繁。它向世界宣告,海洋,我们来了!
(本报记者 尚文超)